後牙根管治療後做牙冠,唔單止要睇價錢,仲要兼顧耐用性、生物相容性同埋對掃描嘅影響。尤其喺香港,牙科服務費用高昂,一顆牙冠動輒成千上萬,點樣揀到「平靚正」嘅材料?今次我哋從口腔醫學角度,結合香港牙醫臨床經驗,拆解後牙牙冠材料嘅選擇要點,幫你避開貴嘢陷阱!
一、後牙牙冠核心需求
後牙主要負責咀嚼功能,每日承受嘅咬合力係前牙嘅3-5倍,因此牙冠材料嘅強度同耐磨性係首要考慮因素。其次,由於後牙位置較後,對美觀度要求相對較低,但若材料含金屬,可能會影響核磁共振(MRI)等醫學掃描嘅準確性,甚至引致牙齦變色(如「黑線」現象)。
二、主流牙冠材料大比拼
金屬牙冠(全鑄造金屬冠)
材料:主流用鈷鉻合金、純鈦,部分低價診所用鎳鉻合金(但可能引起過敏)。
優點:
硬度高,咬合力強,適合磨牙區;
價錢親民,香港一般收費HK3,000−HK5,000,部分診所套餐價更低;
純鈦冠唔影響MRI掃描。
缺點:
顏色閃銀光,後牙位置雖唔顯眼,但開口笑時可能露齒;
長期使用可能令牙齦變色,尤其鎳鉻合金。
適合人群:預算有限、咬合力需求大嘅人士(如常食堅果、骨類)。
烤瓷牙冠(金瓷冠)
結構:內層為金屬基底(如鈷鉻合金),外層燒結瓷粉。
優點:
價錢適中,香港收費HK5,000−HK8,000;
顏色接近真牙,後牙位置自然度足夠;
強度比全瓷冠高,適合承受較大咬合力。
缺點:
金屬基底可能令牙齦變色;
長期受力可能令瓷層脫落(崩瓷);
MRI掃描會產生金屬干擾。
適合人群:預算中等、需要平衡美觀與耐用性嘅人士。
全瓷牙冠(全陶瓷冠)
主流材料:氧化鋯(二氧化鋯)、鋰矽酸鹽。
優點:
顏色、透光性極似真牙,後牙位置同樣無痕;
生物相容性高,唔刺激牙齦,唔易引起過敏;
完全唔影響MRI掃描,適合需要定期做醫學檢查嘅人士。
缺點:
價錢較高,香港收費HK8,000−HK15,000,高端品牌如Lava、E-max更貴;
氧化鋯冠雖硬度高,但若牙齒咬合過緊,可能增加瓷層破裂風險。
適合人群:預算充足、追求自然美觀或需要醫學掃描嘅人士。
三、香港牙醫臨床建議
預算有限(HK3,000−HK5,000):
選擇鈷鉻合金全鑄造冠,耐用性有保證,後牙位置唔顯眼,顏色問題可忽略。
預算中等(HK5,000−HK8,000):
烤瓷牙冠性價比高,尤其鈷鉻合金基底款,平衡美觀與耐用性。
預算充足(HK$8,000以上):
氧化鋯全瓷冠為首選,尤其需要定期做MRI掃描嘅長者或慢性病患者。
喺香港高昂嘅牙科費用下,揀對牙冠材料,唔單止關乎錢包,更關乎後半生嘅口腔健康。希望呢篇指南能幫你做出明智決定,唔好再畀「牙科刺客」傷到荷包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