鑲牙作為修復缺牙的主要方式,在香港的收費因材料、技術、醫療機構定位等因素存在顯著差異。2025年,隨著口腔醫療技術迭代與市民健康意識提升,鑲牙方案選擇更趨多元化。本文結合公私立醫療機構公開數據,詳細解析普通活動義齒至精密附著體等主流方案價格區間,並提供選擇建議。
活動義齒因可自行摘戴、適應症廣泛,成為許多長者及預算有限患者的優選。其價格主要受基托材質、義齒範圍影響:
樹脂基托活動義齒
半口參考價:1500-3000港元起
全口參考價:2000-3000港元
樹脂材質輕便且成本低,但耐用性相對較弱,需定期更換,適合短期過渡或經濟條件有限者。
金屬支架活動義齒
半口參考價:2300-4000港元起(鈦合金)
全口參考價:4000-8800港元起(純钛支架)
金屬支架提升義齒穩定性,減少基托面積,佩戴舒適度優於樹脂款。其中,純钛支架因生物相容性佳、重量輕,成為中高端選擇。
性價比提示:若預算有限且無特殊材質需求,半口鈦合金活動義齒(約2300港元起)可兼顧耐用性與經濟性;全口修復則可優先考量純钛支架(約6800港元起),降低長期維護成本。
精密附著體義齒通過隱形卡環或鎖結構固定,拋棄傳統金屬鉤,兼具固位力與美觀性,適合對咀嚼功能及外觀要求較高者。其價格因技術複雜度波動較大:
套筒冠附著體
參考價:3000-8500港元起/套
採用雙套冠設計,通過內外冠摩擦力固位,穩定性強,適合牙槽骨條件較差者。
磁性附著體
參考價:3000港元起/顆起
利用磁鐵吸附原理固位,摘戴便捷,尤其適合手部靈活度有限的長者。
栓道式精密附著體
參考價:5000港元起/顆起
以鎖扣結構實現義齒穩固,適用於單顆或多顆缺失修復,維護成本相對較低。
技術亮點:精密附著體義齒可大幅減少基牙負擔,延長鄰牙壽命,但需牙槽骨條件支持。建議先透過CT評估牙槽骨寬度及高度,再選擇匹配方案。
對於全口無牙患者,吸附性義齒與種植牙為主流選擇,兩者價差達數倍,需結合預算與需求決策:
BPS吸附性義齒
參考價:20000-30000港元起/全口
利用負壓吸附原理固位,無需金屬卡環,佩戴舒適且咀嚼效率高,但需定期調適。
全口種植牙
參考價:15萬港元起(All-on-4技術)
通過4-6顆種植體支撐全口義齒,媲美真牙功能,但手術週期長且對牙槽骨量要求高。
選擇建議:若預算有限且牙槽骨條件普通,BPS吸附性義齒(約20000港元起)可提供較優質量比;若追求長效穩定性且具備手術條件,可分階段進行種植牙修復。
口腔健康基礎
牙周病未控、牙槽骨吸收嚴峻者需優先治療基礎疾病,再評估修復方案。
使用需求
偶爾咀嚼軟食者:普通活動義齒已足夠;
需啃咬硬物或注重美觀者:精密附著體或種植牙更適配。
長期成本
活動義齒需每5-8年更換,精密附著體維護成本低,種植牙維護得當可使用數十年。
香港鑲牙市場價差懸殊。建議患者:
優先查證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及醫生資質;
要求提供詳細治療方案及收費明細,避免隱形消費;
結合預算、健康狀況及使用需求,而非單純追求高價技術。
鑲牙作為醫療行為,健康與结果永遠優先於價格。透過科學決策,每人均可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修復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