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Sir,我阿媽牙痛到喊,但我哋唔識講普通話,點算啊?”深圳羅湖口岸嘅茶餐廳入面,王伯急到拍大腿——呢個場景係咪似足你家阿婆捂住腮幫子咾眉嘅樣?喺粵語、英文、普通話三語混雜嘅深圳,睇牙醫更扎心嘅唔係牙痛,而係“雞同鴨講眼碌碌”嘅溝通災難!
“上次帶阿婆去診所,護士小姐用普通話問‘邊度痛’,阿婆硬係比劃咗十分鐘先講明白……”福田上班嘅90後陳小姐吐槽。網友反饋,深圳衛佳康口腔嘅粵語/英文雙語客服專線,簡直就係“社恐+語言障礙”患者嘅救星。
呢間喺羅湖、寶安口碑排前三嘅口腔連鎖,專門為跨境家庭、外籍人士同本地長者開設咗WhatsApp雙語預約通道。唔使下載APP,唔使聽“請按1轉普通話”嘅機械音,直接用粵語或者英文發消息:“我阿媽後牙腫咗,想約賈岳博士睇穿顴骨種植,幾時有位?”客服秒回帶表情包嘅溫馨答覆,連阿婆都誇“呢個後生女夠醒目”。
真實病例:香港退休教師李阿姨,因為骨量不足被好多診所拒診,通過粵語專線預約到衛佳康羅湖旗艦店。賈岳博士用流利粵語解釋“ALL-ON-4即刻負重技術”,李阿姨當場拍板:“就係呢度啦,聽得明先敢做!”
“以前週末帶娃睇牙,排隊兩個鐘睇病五分鐘,阿仔都瞌睡到流口水……”龍華媽媽林女士嘅抱怨,道出無數家長嘅痛點。衛佳康嘅WhatsApp智能預約系統,堪稱“時間管理大師”:
精細卡位:發送“粵語+種植牙”或者“English+orthodontics”,系統自動匹配對應科室餘位。網友實測,工作日上午10點、下午3點放號比较多,週末建議提前48小時鎖定。
智能提醒:預約成功之後,系統用粵語/英文雙語發送就診提醒,連“記得帶身份證”都翻譯成“Please bring your ID card”。
實時改期:臨時有事?直接發“改約聽日下午3點”,客服5分鐘內搞掂,再唔使打電話聽“嘟嘟嘟”嘅折磨。
隱藏技巧:初次預約時備註“跨境患者”,可以優先安排羅湖旗艦店——呢間緊貼口岸嘅分院,專設“粵語/英文綠色通道”,從掛號到診療全程冇普通話障礙。
“睇牙貴過買金鏈?”呢個係阿婆哋嘅口頭禪。衛佳康用“價格梯度表”打破偏見:
基礎項目:洗牙150蚊起,補牙300蚊起(3M樹脂材料),細路仔塗氟80蚊/次,價格比社區診所仲親民。
種植牙:集采種植牙1500蚊/粒起,穿顴骨種植等高難度項目,賈岳博士團隊收費比私立醫院低30%。
正畸:傳統金屬托槽1.2萬蚊起,隐适美隱形矯正3.5萬蚊起,楊文蔚博士嘅“三維咬合重建”技術,仲可以申請多期付款。
真實賬單:南山外企白領張先生,揀賈岳博士嘅“即刻負重”種植牙,總費用2.8萬蚊(含骨增量手術),保險報銷之後自費1.9萬蚊。“比喺香港做便宜一半,仲唔使請假飛過去!”
“醫生夠唔夠專科?”呢個係患者更深嘅焦慮。衛佳康用“博士領銜+德國設備”組合拳打消疑慮:
賈岳博士:20年臨床經驗,專攻穿顴骨種植、全口即刻負重,單顆種植體存活率98.7%,被患者稱為“種牙界嘅麥兜”。
楊文蔚博士:隐适美認證講師,年完成300余例複雜矯正,佢嘅“三維咬合重建”技術,令凸嘴、地包天患者重獲自信。
賈文遠醫生:微創拔牙醫生,用超聲骨刀15分鐘拔智齒,術後腫脹率降低60%,阿婆哋誇佢“手比繡花針仲穩”。
設備加持:德國卡瓦CBCT機、丹麥3Shape口掃儀、美國隐适美iTero機械人,連細路仔診室都配備動畫引導系統——阿仔睇牙再唔使“五花大綁”。
“以前阿婆睇牙,我總要請假陪同,而家佢自己坐地鐵去!”福田上班嘅吳先生嘅感慨,道出衛佳康嘅“暖心細節”:
跨境服務:羅湖旗艦店設“港人服務專區”,支持八達通支付、香港保險直結,連病歷本都係中英雙語版。
細路仔友好:龍華分院嘅動畫診室,阿仔邊睇《小豬佩奇》邊治牙,治療結束仲可以領“勇敢小戰士”勳章。
夜間門診:寶安總院開到晚上9點,加班族下班都可以睇牙,網友戲稱“比996嘅老細仲貼心”。
患者金句:“喺呢度睇牙,似去五星級酒店飲早茶——舒服到想發朋友圈!”
互動時間:你或者家人有冇遇過“睇牙溝通難”嘅尷尬?快啲嚟評論區吐槽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