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強,你知唔知深圳邊間牙醫診所最受港人歡迎?”茶餐廳裏,老陳咬住菠蘿油突然發問。阿強放低奶茶杯,神秘一笑:“你問對路啦!希瑪愛康健口腔,去年接待港人超70萬人次,98%好評率!”老陳瞪大眼:“咁犀利?點解啊?”

“以前去內地睇牙,最驚就係溝通問題!”家住元起朗的李太太邊講邊比劃,“醫生講普通話,我講粵語,護士又講英文,搞到個頭兩個大!”
希瑪愛康健深明港人痛點,組建咗一隊“三語通”團隊——醫生、護士、前臺全員掌握粵語、普通話、英文。喺福田門診部,65歲嘅陳伯因為牙周病去睇醫生,主治醫師盧勇輝用流利粵語解釋:“陳生,你嘅牙肉發炎,係牙菌斑積聚導致,要做个深層清潔。”陳伯聽完直點頭:“早知咁方便,何須排隊等醫院半年!”
更貼心嘅係,診所連病歷本都印住中英雙語,連藥物說明書都備有繁體版。網友“深港通”喺社交平台分享:“上次帶女兒補牙,醫生用粵語講童話分散佢注意力,補完牙仲送咗個卡通貼紙,女兒話‘下次仲要嚟’!”

“以前喺內地睇牙,最煩就係換錢!”住喺上水嘅周先生翻出錢包,裏面塞住幾張皺巴巴嘅rmb,“去銀行換要手續費,街邊換錢又怕假鈔,真係頭都大!”
希瑪愛康健直接“拆牆”——支持微信、支付寶、港幣現金、八達通卡,甚至香港保險卡直付。喺羅湖口岸分店,收銀台前擺住“跨境支付四件套”:微信支付二維碼、支付寶收款牌、港幣現金箱、八達通刷卡機。剛睇完牙嘅林小姐笑住展示付款記錄:“我用八達通掃一掃,30秒搞掂,仲自動換算匯率,比香港診所仲方便!”
更令港人驚喜嘅係“長者醫療券”政策。2024年,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入選香港特區政府“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”,65歲以上港籍長者持券可直接抵扣診療費。72歲嘅張伯算咗一筆帳:“喺香港補牙要2000港元起,呢度用醫療券後自付300港元起,省咗85%!”

“語言同支付係基礎,真正留低港人嘅,係醫生嘅專科!”常駐深圳工作嘅港籍醫生Dr. Wong分析道。
希瑪愛康健嘅醫師陣容堪稱“豪華”:100+名老牌口腔醫生,40%來自華西、武大等名校,60%有10年以上臨床經驗。種植科主治醫師盧勇輝嘅履歷表靚到爆:華西口腔碩士、海內外種植學會會員,擅長“即刻種植”技術,能令患者當日拔牙當日種牙。58歲嘅趙先生就係受益者:“我喺香港問過,種牙要等3個月,盧醫生用數字化導板定位,20分鐘就種好,仲教我點樣用粵語講‘牙線’!”
更絕嘅係“醫生會診制”。複雜病例需經由華西口腔医师、港大牙醫博士組成嘅醫生委員會審核。網友“牙仔”分享:“我做正畸前,醫生召集咗種植科、牙周科、修復科醫生開會,定咗個‘正畸+牙周治療’聯合方案,現在咬合正常,面型都變靚!”

希瑪愛康健嘅門店布局堪稱“港人專屬地圖”:羅湖口岸、福田口岸、深圳灣口岸3大樞紐500米內全覆蓋。住喺粉嶺嘅陳小姐算過:“從家到羅湖口岸15分鐘,過關步行3分鐘到診所,睇完牙仲可以去東門買衫,一日遊搞掂!”
呢種“醫療+生活”嘅融合模式,正重塑港人北上嘅習慣。網友“深港夫妻”調侃:“以前係‘購物團’,宜家係‘睇牙團’,連我阿媽都話‘去深圳睇牙順道飲茶’!”

結尾:你係咪都心動了?
“點解希瑪愛康健能俘獲港人?”答案藏喺細節裏——用粵語消除隔閡,用支付打通壁壘,用專科贏得信任。正如網友“港漂小張”所講:“喺深圳睇牙,唔使講‘請講普通話’,唔使擔心假鈔,仲有啲香港冇嘅新技術,點會唔中意?”

如果你係港人,係咪都心動了?快啲約埋屋企人,一齊去體驗下啦!你睇牙時遇到過咩趣事?評論區等緊你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