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定式假牙因外觀自然、使用方便,成為不少缺牙人士的首要選擇。但裝完假牙後,總有人擔心:「咁穩固嘅假牙會唔會突然鬆脫?」事實上,固定假牙的穩定性雖高,但並非「一勞永逸」。本文從牙科原理出發,結合常見病例,助你掌握預防脫落的關鍵。
粘接層出問題
固定假牙主要透過專用黏合劑固定在基牙上,若黏合過程中技術未達標(如黏合劑分布不均、清潔不乾淨),或假牙邊緣與基牙貼合度不足,都可能導致黏合失效。曾有病例顯示,患者因咬硬物後假牙移位,檢查發現黏合層出現微裂縫。
基牙健康受損
固定假牙需依靠兩側基牙支撐,若基牙本身有蛀牙或牙周病未妥善處理,長期受力後可能鬆動。例如,一位長期忽略牙齦出血的患者,基牙因牙周組織萎縮而無法承受咬合力,之終連帶假牙脫落。
咬合設計偏差
假牙咬合面若與對咬牙高度不匹配,可能造成局部壓力過大。長期不均衡的咬合會加速黏合層磨損,甚至導致基牙斷裂。曾有患者因假牙咬合過高,咀嚼時產生槓桿效應,之終假牙從邊緣翹起。
定期覆診檢查黏合狀態
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到牙科診所檢查假牙邊緣密合度與黏合層狀況。專科儀器可檢測肉眼難見的微滲漏,及時補強能避免問題惡化。
保護基牙健康為首要任務
每日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假牙與基牙交界處,搭配牙線或沖牙機清除食物殘渣。若基牙出現敏感或腫痛,應立即就診而非自行服用止痛藥,避免延誤治療。
調整飲食習慣減輕負擔
避免用假牙啃咬骨頭、冰塊等硬物,亦要少吃年糕、軟糖等黏性食物。曾有患者因嗜食牛軋糖,導致假牙被黏脫,連帶損傷基牙琺瑯質。
留意異常訊號及早處理
若假牙出現輕微晃動、咀嚼時有異物感,或牙齦反覆發炎,可能是脫落前兆。切勿自行用膠水黏合,不當處理可能加劇基牙損傷。
清潔工具選擇有學問
使用不含研磨劑的假牙清潔片,避免刮花表面塗層。硬毛牙刷或美白牙膏可能加速材質老化,建議改用專用清潔刷。
夜間防護不可少
磨牙習慣會大幅增加假牙與基牙的負荷,夜間佩戴咬合板能分散壓力。曾有患者因夜磨牙導致假牙鬆脫,使用咬合板後問題明顯改善。
避免溫度劇烈變化
冷熱交替飲食易令假牙材質與黏合劑熱脹冷縮,增加微縫隙風險。飲用熱湯後避免立即吃冰品,可減少材質疲勞。
固定式假牙的穩定性雖遠高於活動款式,但絕非「裝完就無憂」。從黏合技術、日常保養到定期維護,每個環節都影響其使用壽命。與其焦慮「會唔會掉」,不如與牙醫建立長期追蹤機制,搭配正確護理習慣,方能令假牙真正成為身體的一部分。畢竟,再好的醫療成果,也需要用心經營才能長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