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擇適合自己的假牙不僅關係到咀嚼功能的修復,更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。活動假牙與固定假牙作為兩種主要修復方式,各有特點,適合不同情況的老年人。

活動假牙是一種可以自行摘戴的修復裝置,利用金屬卡環或基託固定在剩餘天然牙上,有些甚至依靠黏膜支持。對於缺失牙較多的老年人來説,活動假牙通常是一個較為理想的選擇。
活動假牙具有幾大突出優點:首先是價格相對低廉,製作成本較低,對經濟條件有限的老年人更為友好;其次是適用範圍廣,無論是單個牙齒缺失還是全口無牙,都可以通過活動假牙進行修復;再者是磨除牙體組織少,安裝時對鄰牙的損傷較小;此外,活動假牙便於清潔,可以取下清洗,有助於維護口腔衞生。
然而,活動假牙也有明顯不足:初戴時異物感明顯,需要較長時間適應;咀嚼效率較低,可能影響食物消化吸收;穩定性較差,咀嚼時容易鬆動;可能影響發音,尤其是初戴時期;並且需要定期更換,一般5-8年就需要更新。
對於全身健康狀況較差或有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)的老年人,活動假牙因操作簡單、創傷小,往往是更為安心的選擇。

固定假牙,顧名思義是粘固在口腔內不可自行取下的假牙修復體。主要包括固定橋(通過鄰牙支持)和種植牙(通過人工牙根支持)兩種形式。
固定假牙的優勢顯而易見:穩定性好,不會隨意移動或脱落;咀嚼效率高,接近天然牙的功能;舒適度高,無異物感;美觀性強,顏色和形狀可與真牙媲美;使用方便,不需要頻繁摘戴。
但固定假牙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:需要磨損鄰牙(固定橋),這對健康牙齒是一種損傷;費用較高,尤其是種植牙;適用範圍有限,尤其固定橋適用於缺失牙少、鄰牙健康的情況;修復過程複雜,治療週期較長。
對固定假牙而言,種植牙是另一種選擇。它通過在牙槽骨內植入人工牙根來支持假牙,無需磨損鄰牙,但在老年人中應用需考慮其口腔骨質量和全身健康狀況。

為老年人選擇假牙類型時,需綜合考慮多個因素:
• 口腔局部情況:缺失牙數量少、鄰牙健康穩固的老年人可考慮固定假牙;而缺失牙多、餘留牙條件差者可能更適合活動假牙。
• 全身健康狀況:患有重度系統性疾病(如糖尿病控制不佳、心血管疾病)的老年人,可能無法耐受固定假牙(尤其是種植牙)所需的操作,活動假牙更為安心。
• 經濟條件:固定假牙(尤其是種植牙)費用較高,活動假牙則相對經濟。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選擇。
• 美觀需求:前牙缺失且對美觀要求高的老年人,固定假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• 日常維護能力:活動假牙需要每天取下清潔,固定假牙則需較強的口腔衞生維護能力。
對於缺牙數量多但經濟條件有限的老年人,活動假牙是較為實用的選擇;對於口腔條件好、身體健康、經濟條件允許的老年人,固定假牙能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;而對於情況複雜的老年人,可採用固定-活動聯合修復的方式,兼顧美觀功能和經濟性。

無論選擇哪種假牙,正確的使用和維護都至關重要:
活動假牙佩戴者需注意:初戴時有1-2個月的適應期,可能出現口水多、發音不清等暫時現象;進食應從軟食開始,逐漸過渡到普通食物;每次餐後應取下衝洗,睡前刷洗乾淨後浸泡在冷水中;避免用牙膏刷洗假牙,以免劃傷表面;定期複查,一般3-5年需更換。
固定假牙的使用者需注意:保持良好的口腔衞生,認真刷牙和使用牙線;避免用固定假牙咀嚼紮實食物;定期到醫院複查,及時發現並處理問題。
老年人佩戴假牙後,還應注意營養攝入,補充蛋白質、維生素C等,增強抵抗力;同時控制好慢性疾病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,這些疾病會影響口腔健康。

活動假牙和固定假牙各有優劣,沒有肯定的“比較好”,只有“比較適合”。老年人的假牙選擇需基於個人口腔條件、身體健康狀況、經濟能力和生活需求綜合考量。建議老年朋友在可靠口腔醫生的指導下,進行多方面口腔檢查後,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修復方案,從而改善晚年生活質量,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一口合適的假牙不僅能改善咀嚼功能,更能讓老年人重拾笑容與自信,享受美味與健康。無論選擇哪種假牙,正確的維護和定期的口腔檢查都是確保其長期成功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