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哎呀!補牙嗰塊材料點解突然甩咗出嚟呀?」相信不少朋友都遇過呢個尷尬又心驚嘅情況——正食緊嘢,突然感覺牙齒空咗一塊,用舌頭舔一舔,發現補牙材料竟然脫落咗!唔使驚,香港牙醫占育華醫生話,只要掌握以下5個關鍵步驟,就能有效避免二次傷害同感染風險啦!
當你發現補牙材料脫落,头一時間要「淡定」!唔好急住用手去摳或者用牙籤去挑,呢樣容易刮傷牙齒表面,甚至引致牙齦出血。比较緊要係用溫水輕輕漱口,將口腔內嘅殘渣同碎屑沖走。如果牙洞入面卡咗食物,可以用牙線慢慢清理,但千祈唔好用力過猛,以免刺激到牙髓。
香港人比较講究「乾淨企理」,連牙齒都要「靚到發光」。所以呢個步驟一定要做到足,避免細菌喺牙洞入面滋生,引致繼發性蛀牙或者牙齦發炎。
脫落材料嘅牙齒會變得敏感脆弱,好似「玻璃心」咁,一碰到冷熱酸甜就會「齜牙咧嘴」。所以呢段時間要「戒口」,唔好食太硬、太黏或者太酸嘅嘢,例如堅果、焦糖、檸檬茶等等。食嘢嘅時候,较好用另一邊牙齒咀嚼,減少患牙嘅受力。
有朋友問:「咁我食粥同軟麵得唔得呀?」當然得!但記得食完要即時漱口,唔好畀食物殘渣留喺牙洞入面過夜。
如果牙洞比較大,或者脫落後牙齒敏感得厲害,可以去藥房買一啲臨時填充物,例如牙齒貼合劑或者臨時填充膏。按照說明書嘅指示,將材料輕輕填入牙洞,暫時封住缺口,減少細菌入侵同疼痛感。
不過要記住,臨時填充物只係「救急」用,唔可以長期依賴。就好似「打邊爐」時嘅「暫時焗飯」,食完正餐就要拿走啦!
更重要嘅一步,就係「唔好拖」!脫落材料可能係因為咀嚼過硬食物、材料與牙齒結合唔夠牢固,或者補牙後護理唔得當等原因引致。牙醫會用專業儀器檢查牙齒情況,例如拍X光片睇牙髓有冇受感染,再決定係重新補牙、做根管治療,還係其他方案。
香港人做事講究「效率」,連睇牙都要「快狠準」。所以發現問題,就要即時預約,唔好等到牙痛到「面都腫埋」先去睇,咁樣既辛苦自己,又可能要多花錢。
補牙材料脫落後,就算重新補好,都要定期返牙醫診所復查,確保牙齒健康。日常護理方面,要堅持「早晚刷牙兩次,每次兩分鐘」,用軟毛牙刷同含氟牙膏,輕輕刷洗牙齒表面同牙縫。食完嘢可以用漱口水或者淡鹽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新。
香港人常話:「「牙好,胃口好,吃嘛嘛香!」」所以日常護理一定要做到足,唔好等到牙齒出問題先後悔。
補牙材料脫落雖然煩人,但只要掌握呢5個關鍵步驟——即時清理、避免刺激、臨時保護、即時睇牙、定期復查,就能有效避免二次傷害同感染風險。記住啦,「牙齒健康,笑容先靚」!下次遇到呢個情況,唔使驚,按照呢個方法做就OK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