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醫生,預算1萬以內能整諾貝爾嗎?"診室度嘅問題總讓人想起買樓選地段。今日我哋就聊聊兩位"牙屆選手"——韓國柯威爾同諾貝爾PMC,睇下邊個係性價比高。
作為韓國選手,柯威爾走嘅係"薄利多銷"路線。單顆價格穩定在8k-1.2w,比PMC平30%。佢嘅錐形主體好似粒子彈頭,專攻後牙區"瘦細"嘅牙槽骨,表面噴砂處理讓骨細胞捉住爬上去時唔容易打滑。
適合人群畫像鮮明:預算有限嘅"價格敏感型",牙槽骨條件尚可嘅"幸運兒",又或者追求高性價比嘅"務實派"。就好似買國產車,要配置要空間仲要低油耗。
作為諾貝爾家嘅"門面擔當",PMC單顆價格喺1.2-1.5w區間。佢嘅錐形設計經過20年臨床驗證,表面鈦易耐處理好似畀金屬着咗防滑鞋。雖然比柯威爾貴,但品牌溢價入邊藏住"保險單"——十年留存率穩定在95%以上。
適合追求"一步到位"嘅"品質控":缺牙超過半年嘅"拖延症患者",需要大品牌背書嘅"保守派",又或者前牙美學區需要"無縫對接"嘅美貌黨。就好似買奢望品,為logo買單都心甘情願。
有趣嘅現象係,柯威爾嘅模組化設計後續換基台更省錢,而PMC嘅"原廠配件"更匹配。從適應症睇,柯威爾適合簡單病例,PMC對複雜骨條件更包容。就好似選相機,柯威爾係卡片機,PMC就係微單——功能更全,操作都複雜啲。
臨床數據顯示,兩者五年留存率相差唔到2%,但十年數據PMC提高5個百分點。這就好似選手機,安卓機參數漂亮,但果粉更信"耐用性"。
有個真實病例:張阿姨選咗PMC卻因骨密度低返工,而鄰居王叔用柯威爾啃咗五年排骨。所以話,再貴嘅植體都要睇"適配度"。建議帶住CT片多跑幾家機構,讓醫生在三維模型入面"預演"方案——畢竟骨頭唔會講品牌,只會用行动投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