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種植牙市場選擇豐富,價格因品牌、技術及診所定位差異較大。2025年新資料顯示,單顆種植牙費用普遍由15,000至40,000港元起,當中涉及種植體、牙冠、手術費及診斷檢查等項目。本文整合六大主流品牌資訊,分析其技術特點、適用人群及收費參考,助你按需求選擇。
瑞士ITI以「骨結合技術」出名,適合牙槽骨條件一般或需即刻負重的患者。其親水表面處理技術可縮短癒合期至6-8周,糖尿病或吸煙人士亦適用。價格方面,單顆收費約25,000至40,000港元,高端系列如BLX更達35,000港元起。優勢在於臨床數據充足,維護得宜可使用20年以上;缺點是價格較高,且部分型號需額外支付導板手術費。
韓國登騰以親民價格佔據市場,單顆收費約15,000至20,000港元。其SLA表面處理技術提升骨結合速度,適合單顆缺失或牙槽骨條件良好的患者。缺點是臨床病例較歐美品牌少,長期數據參考有限,且部分型號不提供长期質保。若預算有限且無複雜口腔問題,登騰可作為過渡方案。
諾貝爾的Active系列以「即刻修復」為賣點,適合前牙美學區或骨量不足患者。其動態設計允許術中微調,提升初期穩定性。價格約30,000至45,000港元,高端系列含數碼導航手術費。優勢在於適應症廣泛,缺點是價格昂貴,且對醫生技術要求高,需選擇經驗很豐富的診所。
百康獨特的「無螺紋設計」減少手術創傷,尤其適合後牙區骨高度不足患者。其短種植體(5-8mm)可避免植骨手術,癒合期約8-12周。價格約20,000至30,000港元,優勢在於手術簡便,缺點是適用範圍較窄,且需定期檢查種植體穩定性。
Ankylos以「頸部纖細設計」減少牙槽骨吸收,適合門牙或笑線暴露區。其摩擦鎖結技術提升密封性,降低微動風險。價格約25,000至35,000港元,優勢在於美學结果佳,缺點是對牙槽骨寬度要求高,窄脊患者需先植骨。
安卓健的Axiom系列專為东方人骨密度設計,表面處理技術提升骨結合速度至4-6周。價格約18,000至25,000港元,優勢在於性價比高且適配性強,缺點是市場認知度較歐美品牌低,需留意醫生操作經驗。
醫生技術比品牌更重要:再好的種植體,若醫生操作不當仍可能失敗;
質保條款需細閱:部分品牌提供厂区質保,但僅限種植體本身,不包含人工費;
骨增量手術另計費:若需植骨或上頜竇提升,費用可能增加10,000-20,000港元。
種植牙選擇需平衡品牌、醫生技術及個人需求。瑞士ITI、瑞典諾貝爾等歐美品牌臨床數據充足,但價格較高;韓國登騰、法國安卓健性價比突出,適合預算敏感者。建議面診時要求醫生展示類似病例,並詢問手術方案細節,而非單純比價。畢竟,適合自己的才是「更佳選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