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牙作為現代口腔醫學的重要突破,已成為修復缺失牙齒的主流方案。香港作為东方醫療技術潮流地區,種植牙市場品牌眾多,其中瑞士ITI與韓國登騰因技術特性與價格定位差異,常被患者納入對比範疇。本文將結合香港市場數據、技術特性及用戶反饋,客觀分析兩者差異,助你根據自身需求做出理性選擇。
根據香港牙科診所公開信息,瑞士ITI種植牙單顆價格普遍在1.4萬至3萬港元之間,而韓國登騰則集中在6000至1.2萬港元區間。以香港某出名連鎖牙科機構2025年報價為例,ITI非親水種植體基礎套餐為1.8萬港元,親水款則升至2.8萬港元;登騰常規型號報價為8500港元,高端系列可達1.1萬港元。
價格差距主要源於研發成本與品牌定位。ITI所屬的Straumann集團擁有超過60年種植體研發歷史,其SLActive親水表面處理技術獲多國專有認證,臨床數據追蹤超30年。登騰作為韓國牙科巨頭,透過規模化生產與本土化供應鏈優勢,將成本控制在相對低位,更契合大眾消費需求。
瑞士ITI:生物相容性與長期穩定性見長
ITI種植體採用四級冷作鈦材質,其SLActive親水表面處理技術可使骨結合時間縮短至3-4周,較傳統種植體減少50%以上。該技術對糖尿病患者、吸煙人群等骨癒合風險較高群體尤為關鍵。研究顯示,ITI種植體10年存留率達98.2%,在無牙顎重建等複雜病例中表現突出。
ITI產品線覆蓋廣泛:
非親水種植體:適合骨質條件良好者,性價比優勢明顯;
親水種植體:加速骨整合,降低術後感染風險;
鈦鋯合金系列:機械強度提升40%,適用於牙槽嵴萎縮嚴峻病例。
韓國登騰:快速植入與微創優勢
登騰種植體採用S.L.A大顆粒噴砂酸蝕表面處理,初期穩定性獲市場認可。其雙螺紋設計使單顆牙植入時間縮短至15分鐘內,符合香港快節奏醫療需求。登騰二代產品引入錐形頸部與平台轉移技術,有效減少牙槽骨吸收,臨床反饋顯示5年成功几率達95.6%。
登騰的技術亮點包括:
即刻種植兼容性:可配合即刻負重技術,縮短治療周期;
窄直徑種植體:適用於牙槽嵴寬度不足4mm的狹窄病例;
經濟型修復方案:配套基台與牙冠選擇豐富,整體治療成本可控。
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24年口腔醫療調查顯示,ITI用戶滿意度集中在“術後改善快”“長期穩定性高”等維度。一位在中環執業的牙科醫生透露:“ITI親水種植體在骨質疏鬆患者中的骨結合失敗幾率不足1%,這是許多患者選擇它的核心原因。”
登騰用戶則更常提及“性價比優勢”與“微創體驗”。一位在九龍使用登騰種植體的患者分享:“整個過程比想象中輕鬆,術後僅需服用常規止痛藥,三年後複查牙槽骨吸收量不到0.5mm。”不過,也有反饋指出登騰在複雜病例中的適應症限制,例如牙周病患者需更嚴謹的術前評估。
骨質條件與健康狀況
若存在糖尿病、骨質疏鬆或吸煙習慣,ITI的親水技術與鈦鋯合金材質能提供更高健康邊際;
牙槽骨條件良好且無系統性疾病者,登騰可滿足基本功能需求。
治療方案複雜度
全口重建或無牙顎患者,ITI的多元化產品線與長期數據支撐更具優勢;
單顆牙缺失或簡單多顆缺失,登騰的快速植入特性可縮短治療周期。
預算與維護成本
ITI初期投入較高,但維護成本低,適合長期使用;
登騰初始費用友好,但需注意選擇正規診所與合格醫生,避免低價陷阱。
香港牙科市場正經歷技術革新,數字化種植方案逐漸普及。部分診所已引入AI輔助設計種植導板,結合CBCT影像實現精細植入。在此背景下,ITI與登騰均推出數字化適配產品,例如ITI的BlueLINE系列與登騰的Guide種植體,均可與導航手術系統兼容。
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衛生署對種植體資質審核嚴格,所有上市產品均需通過CE認證與本地臨床評估。患者在選擇時,應優先查看診所公示的醫療器材註冊編號,避免使用水貨或仿冒品。
瑞士ITI與韓國登騰代表不同維度的技術解決方案:前者以生物相容性與長期穩定性立足,後者憑性價比與微創特性佔據市場。建議患者在決策前完成三維影像檢查,與牙醫充分溝通骨質條件、健康史及預期结果。記住,種植牙的核心價值在於改善功能與提升生活質素,理性選擇永遠優於盲目追求品牌或低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