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口腔健康,尤其是種牙這一項可以有效改善缺失牙齒問題的治療方式。而在種牙的過程中,常常會聽到“內提升”和“墊骨粉”這樣的專業術語,很多人都會疑惑:種牙需要內提升墊骨粉嗎?
種牙就像是在牙槽骨裡“種植”一棵人工牙根,它需要有足夠健康的牙槽骨來支撐種植體。牙槽骨的骨量對於種牙的成功至關重要。如果牙槽骨的高度或者寬度不足,就如同在鬆軟的土地裡種樹,種植體可能會不穩固,進而影響到種牙的结果和使用壽命。
內提升,又稱牙槽嵴頂提升,是一種用於解決上颌骨后牙區牙槽骨高度輕度不足的手術方式。在香港的一些牙科診所,當患者上颌后牙區牙槽骨高度稍有欠缺時,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內提升技術。
手術時,醫生會在牙槽嵴頂部進行局部麻醉,然後切開並翻起牙齦組織,暴露出牙槽骨。接著,使用特定的上颌窦内提升器械,例如可以通過輕輕敲擊或者利用水壓法將上颌窦底黏膜向上推起,從而增加牙槽骨的高度。在這個過程中,有些情況下是需要植入骨粉或者骨替代材料的,這也就是和“墊骨粉”相關的部分了。
牙槽骨萎縮的患者
在香港,不少中老年人由於牙周炎等口腔疾病,牙槽骨出現萎縮。當牙槽骨萎縮到一定程度,骨量不足以支撐種植體時,就需要墊骨粉。例如,那些長期患有牙周炎且多顆牙齒缺失的患者,牙槽骨在牙齒缺失後缺乏刺激,不斷萎縮,此時如果要種牙,骨粉可以填充骨缺損區,增加骨量,提高種植成功的概率。
牙床較薄的人士
有些人天生牙床厚度比較薄,這樣的牙床難以為種植體提供穩固的支撐。在種牙前,可能就需要通過墊骨粉來增加牙槽骨的厚度,使種植體能夠更好地與牙槽骨結合,保證種牙的長期穩定性。
缺牙時間太長的人群
例如一些老人使用活動假牙多年,隨著時間推移,牙槽骨缺乏足夠的功能刺激,逐漸萎縮。在他們考慮種牙時,往往需要先墊骨粉。而且骨粉中的成骨細胞和其他生長因子可以刺激周圍骨組織的再生,進一步鞏固種植體的穩定性,有助於長期保持種牙的穩定性和功能性。
在內提升的過程中,如果牙槽骨在高度提升後,骨量仍然不足以比較好地支撐種植體,就需要墊骨粉。例如,雖然通過內提升技術增加了牙槽骨的高度,但如果骨質仍然比較稀疏或者厚度不夠,墊骨粉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。
然而,並不是所有的內提升手術都需要墊骨粉。如果患者牙槽骨高度輕度不足,在通過內提升增加了高度後,骨量能夠滿足種植體的穩固支撐要求,就不需要墊骨粉。
墊骨粉的風險
感染風險:任何手術都存在感染的可能性。在種牙手術中加入骨粉後,如果口腔衛生不佳或者護理不當,可能會導致感染。感染的症狀包括局部紅腫、疼痛、發熱等。所以在香港,患者術後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做好口腔衛生護理。
排異反應:雖然骨粉是健康的生物材料,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排異反應。排異反應的症狀同樣包括局部紅腫、疼痛、發熱等。如果出現排異反應,可能需要取出骨粉並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內提升的注意事項
內提升手術後,患者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和不適,需要按照醫囑服用止痛藥物。而且在恢復期間,要避免食用過硬的食物,以免影響手術部位的恢復。
總之,在種牙的過程中,是否需要內提升以及是否需要墊骨粉,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牙槽骨情況來決定。在香港,患者如果有種牙的需求,可以到正規的牙科診所或者醫院,接受全方面的口腔檢查,由專業的牙科醫生制定更合適的種牙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