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,種植牙已成為修復缺牙的主流選擇,但面對琳琅滿目的植體品牌,許多患者常陷入“選擇困難”。本文將結合香港及內地口腔市場數據,從進口高端、進口性價比、國產創新三大維度,盤點香港常見的種植牙品牌,助您找到適合自己的“牙齒搭檔”。
香港患者對種植牙的預期普遍較高,因此進口高端植體長期佔據主流市場,其核心優勢在於材料創新與臨床驗證。
1. 瑞典諾貝爾(Nobel Biocare)
作為國內外種植牙技術奠基者,諾貝爾植體以“高純度鈦+鈦易耐表面處理”技術出名,可加速骨結合速度,縮短癒合周期。其Active系列植體支持術中多次調整角度,尤其適合牙槽骨條件差或需即刻修復的患者。香港醫院及高端私立診所普遍採用,單顆價格較高,但長期穩定性備受認可。
2. 瑞士士卓曼(Straumann)
士卓曼的“軟組織水平設計”是其核心競爭力——植體頸部與牙齦平齊,減少食物嵌塞風險,術後美觀度接近天然牙。其親水性植體表面處理技術可縮短骨結合時間,適合追求快速修復的上班族。香港市場以BLX系列為主流,價格較高,但提供長期質保服務。
3. 意大利B&B種植體
憑藉“仿生螺紋設計”和“自攻性”在香港市場佔據一席之地。其植體螺紋深度與間距模擬天然牙根形態,植入時對骨組織的壓力更均勻,降低術後腫脹率。適合骨密度較低的東方患者,價格處於中高端區間。
韓國植體憑藉高性價比與本土化設計,近年來在香港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,成為預算有限患者的優選。
1. 韓國奧齒泰(Osstem)
奧齒泰的“多重微螺旋紋設計”可增加植體與骨組織的接觸面積,提升初期穩定性。其TSⅢ系列植體針對東方人牙槽骨較薄的特點優化了直徑與長度,在香港單顆種植實例中佔比高。價格親民且提供長期質保,適合多顆缺牙修復。
2. 韓國登騰(Dentium)
登騰以“錐形設計+S.L.A表面處理”技術實現快速骨結合,手術時間較傳統植體縮短。其Super Line系列植體頸部採用平臺轉換設計,可減少骨吸收,延緩牙齦萎縮。香港診所常將其作為“入門級”進口植體推薦,價格較低,適合年輕缺牙患者。
隨着國產植體技術成熟,香港部分診所開始引入高性價比國產植體,滿足患者多樣化需求。
1. 威高WEGO種植體
威高採用“四級純鈦+大顆粒噴砂酸蝕表面處理”,骨結合能力與進口高端植體接近。其植體頸部設計可分散咬合力,降低骨吸收風險,適合全口修復實例。香港部分診所將其作為“進口替代方案”,價格較低,但需確認醫生操作經驗。
2. 百康特種植體
百康特與瑞士ITI聯合研發的“BC骨水平種植系列”,植體表面採用納米級塗層,可促進成骨細胞附着。其短植體(6mm以下)設計適合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,減少骨增量手術需求。香港市場以“性價比+瑞士技術背書”為賣點,價格較低。
看口腔條件:牙槽骨量不足者優先選諾貝爾Active或士卓曼BLX;骨密度低者可考慮奧齒泰TSⅢ。
看預算:高端需求選諾貝爾/士卓曼;性價比需求選奧齒泰/登騰;預算有限可嘗試威高/百康特。
看醫生建議:植體結果與醫生操作技術密切相關,需選擇熟悉目標植體系統的種植醫生。
香港種植牙市場品牌豐富,從高端進口到國產創新均有覆蓋。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、預算及醫生建議綜合決策,切勿盲目追求“貴”或“便宜”,畢竟適合的才是更好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