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強,你廿五歲就掉咗粒大牙,唔去種牙以後點食牛腩粉呀?」「陳伯,你六十有八,剩低啲牙都鬆晒,種牙怕唔怕整到頭暈眼花?」在香港茶餐廳到公園長椅,從後生仔到阿公阿婆,種牙話題天天都有人討論。但你知唔知?從青年到老年,每個階段牙槽骨條件、身體狀況、用牙需求都差天共地!今日就同大家拆解各年齡層點樣揀到「夠硬淨、用得久」嘅種植體系統,真正做到「一次種牙,終身受用」!

香港後生仔更緊要「型到爆」,連種牙都要「靚到燈反光」!呢個年齡段種牙更大優勢係牙槽骨「年輕力壯」——骨密度高、血運豐富,恢復快過坐港鐵!但更大挑戰係:呢粒牙要用五十年以上! 因此選種植體要「三看」:
1. 品牌歷史要夠「老襯」
瑞士ITI、瑞典Nobel這些「百年老店」種植體,臨床实例超千萬,成功概率高達99%!佢哋嘅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經過數十年優化,像ITI嘅SLActive親水表面,骨結合速度快3倍,三個月就能戴牙冠,適合快節奏嘅香港後生。
2. 材料要「硬淨」過金行
揀鈦鋯合金植體!呢種材料比純鈦更耐磨抗腐蝕,咬合力承受值達600N以上,就算你用牙起啤酒蓋、咬開堅果包裝都唔怕「斷牙」(但唔建議咁做呀!)。
3. 美學要「天然」到媽媽都唔認得
選擇鈦基台+全瓷牙冠組合,透光度、顏色匹配度媲美真牙。尤其前牙區種植,瑞士Straumann骨水平植體配合個性化基台,笑起嚟連牙肉縫都自然到冇朋友!
青年種牙秘笈:術後三個月內避免打邊爐、食勁辣魚蛋,定期用牙線清潔植體周圍,二十年後植體周圍炎發生率可降低80%!

「四十不惑」嘅香港中產,種牙更講求「平靚正」!呢個階段常見單顆或多顆缺牙,但可能伴有早期牙周病或磨牙習慣,選種植體要「三精」:
1. 精度要「啱啱好」
德國ICX植體採用5D數碼定位系統,植入誤差小於0.05mm,適合牙槽骨已有輕微吸收嘅患者。尤其後牙區種植,其獨特螺旋設計能增加初期穩定性,食車仔麵都唔怕咬斷筷子。
2. 抗壓要「頂得住」
美國Hiossen植體表面經過納米級處理,骨結合面積增加40%,咬合力承受值達550N。如果你有夜磨牙習慣,搭配夜間護齒套,植體折斷風險可降低65%。
3. 維護要「方便到爆」
韓國Osstem植體配件通用性高,就算十年後需要更換部件,尖沙咀隨便間牙科診所都有貨。而且其內連接設計減少螺絲鬆動,省下不少返診維修錢!
中年種牙提醒:術前必須做牙周治療,控制好牙石指數(CPI≤2)。術後避免用植體牙咬開堅果包裝,建議使用衝牙器清潔牙縫,植體使用壽命可延長10年以上!

「阿嬸,你種牙前有冇量血壓呀?」在香港社區診所,呢句問候每日上演。六十歲以上長者種牙,更大難關係全身疾病——據統計,70%長者伴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骨質疏鬆。選種植體要「三保」:
1. 保成功:專為「骨量不足」設計
瑞典Nobel Active植體採用可調節穿頜設計,即使骨密度T值≤-2.5(嚴重骨質疏鬆),成功概率仍達92%以上。配合骨擴增技術,半口缺牙只需植入4-6顆植體,當天就能戴固定假牙食碗及第粥!
2. 保舒服:軟組織友好型設計
瑞士Straumann骨水平植體表面經過SLActive處理,能促進軟組織附着,術後腫脹率比傳統植體降低50%。尤其適合牙周病嚴重嘅長者,植體周圍炎發生率僅3%!
3. 保快捷:即刻負重技術
All-on-4/6即刻負重系統,半口缺牙手術時間縮短至2小時,術後即可進食流質食物。配合數碼導板技術,精準避開神經血管,手術出血量不到10ml,連怕痛嘅阿公都話「唔使驚」!
老年種牙注意:術前必須做全身檢查:空腹血糖≤8.0mmol/L、血壓≤140/90mmHg方可手術。術後24小時內要冰敷,48小時內避免熱飲,建議用吸管飲涼茶。定期每半年做骨密度檢測,植體周圍骨吸收量控制在0.2mm/年以內!

睇資歷:選擇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註冊專科醫生,優先考慮有國際種植學會(ITI)Fellowship資格者。
睇設備:正規診所必備CBCT三維影像系統,能精準測量牙槽骨高度寬度,避免「盲種」。
睇实例:要求醫生展示同年齡層相似病例,例如六十歲糖尿病患者種牙五年後X光片,實打實見證结果!
從中環到屯門,從後生仔到阿公阿婆,種牙早已唔係「一針見血」嘅恐怖手術。只要跟足年齡指南,揀對種植體系統,做好術後護理,八十歲都可以笑住食蛋撻!記住啦,「牙好,胃口好,身體勁!」呢句老話,放喺種牙界一樣啱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