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锣湾私立诊所的报价单上,瑞士ITI种植体标价4.2万港币/颗,全口修复更是高达80万至120万港币。而一河之隔的深圳,同品牌种植体需要6800至16800元(约7500-18500港币),全口总价18万至25万元便能完成。价差更大时,省下的费用足够支付香港一套小型住宅的首期。这种悬殊催生了口岸独特的风景线:每逢周末,背着牙科病历袋的香港市民络绎于罗湖、福田通关闸机,形成一股跨境医疗新潮流。
深港价差的根源在于三重成本差异:香港牙医月薪达15万至30万港元,超出深圳同业的5至10倍;铜锣湾诊所租金每平方呎300至600港元,是福田区的5至8倍;耗材采购方面,深圳普遍采用韩国奥齿泰等2000元左右的种植体,而香港依赖瑞士ITI等8000港元起步的进口品牌。加之深圳实施种植体集采政策与“以量换价”运营模式,进一步压缩了治疗成本。
单颗种植体套餐价格(含种植体+基台+全瓷冠)
韩国登腾种植牙:3980元起
美国皓圣种植牙:4980元起
瑞士ITI标准型:6800元起
瑞士ITI亲水型:12800元起
瑞典诺贝尔PMC:15800元起
国产种植体:2980元起
多颗修复方案价格
半固定种植牙(2颗植体):25000元起
All-on-4半口种植:60000元起
全口半固定种植(4颗植体):50000元起
All-on-6全口种植:80000元起
全口穿颧种植:150000元起
骨增量等附加项目
骨粉填充:2500元起/0.5g
上颌窦提升术:3800元起/区
即刻负重技术:约增加总费用20%
深圳诊所近年重点引入三项核心技术:
All-on-4/All-on-6通过倾斜植入种植体避开骨缺损区,实现少量植体支撑全口修复;
VIIV穿颧穿翼技术将种植体固定于颧骨或翼板,解决上颌骨重度萎缩难题,避免植骨手术;
SLActive亲水表面处理使瑞士ITI种植体的骨结合周期从常规3个月缩短至1个月,提升生物相容性。
针对香港患者的核心痛点,深圳诊所构建了特色服务体系。语言屏障方面,90%口岸诊所配备粤语团队,部分机构甚至能用港式俚语解释治疗方案;支付环节支持港币现金、信用卡及跨境保险直付,长者可使用香港医疗券;交通接驳上,罗湖、皇岗口岸诊所提供免费专车接送,凭高铁票可报销50元交通费。
跨境就诊需把握三个关键步骤:
前期准备:通过WhatsApp或粤语专线1868248××××预约,发送全景片预审;
就诊当日:持回乡证走港人免排队通道,免费获取CT扫描与3D方案设计;
术后跟踪:加入专属微信群24小时问询,复诊可约香港合作网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诊所推出“家庭套餐”——2人同行总费用降15%,学生凭证件享美国皓圣4980元优惠。更推出“种牙+旅游”套餐,省下的费用足够全家深圳一日游。
低价陷阱需警惕。某些“5000元全口”宣传可能使用劣质植体,或术中追加骨粉费、导板费。合规诊所会签署《费用确认书》明细列出植体品牌、手术费及质保期限。
资质验证两步走:登录深圳卫健委官网查询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;确认主诊医师具备口腔种植专长。技术确保方面,优先选择配备德国卡瓦CBCT导航的机构,该设备可三维定位血管神经,将手术出血量降低60%;术后确保需关注5年以上质保及长期复诊条款。
复杂病例处理建议:骨量重度不足者可选穿颧种植避免植骨;糖尿病患者适宜美国皓圣双酸处理表面种植体,加速骨结合;后牙区修复推荐瑞典诺贝尔钛锆合金植体,抗腐蚀性提升咀嚼效能。
陈太的遭遇颇具代表性:在香港问询3颗瑞士ITI种植牙报价12万港币,后来在深圳选用韩国登腾种植体,总花费2.4万元完成治疗,省下的9.6万港元相当于全家赴日旅游预算。另一全口修复实例更惊人:香港诊所报价56万港币的方案,在深圳爱康健18万元成交,直接省出一台特斯拉首付。
儿童牙科同样存在价差红利。香港8万港币的早期矫正项目,深圳需要1万元且含6次复诊;儿童全麻治疗在坪山口腔医院无需排队,同步预约下月复诊。全家年度牙科保养费用对比更凸显优势:香港夫妻洗牙加儿童涂氟需3600港元,深圳团购套餐仅495元,降幅达86%。
跨境种牙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趋同而成本锐减。从单颗牙的数千元差价到全口修复的数十万节省,深圳以智能化诊疗体系与港式服务生态,重构了缺牙修复的经济逻辑。当瑞士ITI实现半价普惠,当穿颧种植突破骨缺损限制,这场以齿为媒的跨境迁徙,已然成为湾区生活圈更生动的民生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