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係咪成日聽人講哨牙同上牙包下牙,但分唔清邊個係深覆合、邊個係深覆蓋?明明都係咬合唔正,點解矯正方法差咁遠?今日就用较貼地嘅例子,拆解呢兩種常見牙齒問題嘅核心差異!
深覆合同深覆蓋嘅核心分別,在於 牙齒咬合方向異常。
• 深覆合(上牙包下牙):屬於 垂直向問題,上牙切緣蓋過下牙牙冠超過 1/3長度。簡單嚟講,就係上下牙好似夾三文治咁疊埋一齊,下牙被完全遮住,甚至咬到上牙肉。
• 深覆蓋(哨牙):屬於 水平向問題,上牙切端同下牙唇面嘅水平距離超過 3毫米,側面睇好似飛釘咁突出,典型特徵係 嘴唇難閉合、下巴後縮。
舉例:想像深覆合係升降機直上直落卡住,深覆蓋就似火車衝前脫軌——前者上下距離過大,後者前後空間失控。
兩者都會影響輪廓,但破壞方式截然不同:
深覆合:隱形殺手毁下半臉
• 短面效應:下頜骨發育不足,令面下部 縮短1/3,人中顯長、下巴後退,笑起仲可能 露牙齦(俗稱露齦笑)。
• 隱藏危機:長期咬合過深會磨蝕下牙、刺激牙齦發炎,重度時仲會 頭痛、顳頜關節彈響。
深覆蓋:凸嘴+發音不清雙重暴擊
• 鳥嘴樣:上牙前突令嘴唇難閉合,側面睇似哨牙珍,仲會影響 發FV等唇齒音。
• 清潔死角:前牙外翻形成罅隙,容易藏污納垢, 蛀牙風險高2-3倍。
真實实例:有患者深覆蓋矯正後,唔止牙齒收埋,連 鼻翼至下巴嘅E-line(審美線) 都明顯改善,側顏即時升呢!
先天因素:骨性VS牙性
• 深覆合:多數係 遺傳性頜骨垂直發育過度,例如父母有鞋抽面特徵。
• 深覆蓋:可能源於 上頜骨前突或下頜後縮,尤其家族有凸嘴基因要特別注意。
後天壞習慣:你中咗幾多樣?
• 深覆合推手:長期咬唇、食嘢 只用後牙咀嚼、細個鍾意 吮手指,都會壓制下頜發育。
• 深覆蓋元兇: 口呼吸(尤其鼻敏感患者)、 舔上牙、咬筆頭 等小動作,會推前上牙位置。
預防貼士:
3歲起培養 雙側咀嚼習慣,多食蘋果、甘筍等硬身食物刺激頜骨。
發現細路 瞓覺張嘴,盡快檢查鼻咽腺樣體有無肥大。
深覆合:打開咬合為關鍵
• 輕度:用 平導器 或 搖椅形弓絲 壓低前牙,升高後牙。
• 中度:配合 支抗釘 控制力度,避免後牙過度伸長。
• 重度骨性:需 正頜手術 縮短上頜高度,術後輪廓立體感大增。
深覆蓋:收前牙+推磨牙
• 牙性凸嘴:傳統箍牙 內收前牙,必要時 拔除雙尖牙 騰出空間。
• 骨性凸嘴:可選 隱形牙套 推後磨牙,或配合 骨釘加強錨定。
醫生提醒:矯正黃金期係 12-15歲,頜骨可塑性高,成功概率提升30%以上。
平價速 效陷阱:深覆蓋涉及骨頭調整,需 18-24個月療程,聲稱半年起效多數只整齊表層。
一刀切方案:專科團隊會用 3D掃描+咬合分析,區分骨性/牙性問題。
醫生資歷:建議揀選 10年以上矯正術例庫 嘅醫師,尤其處理過複雜咬合病例。
小貼士:矯正前可要求睇 相似病例對比圖,重點觀察側面輪廓變化是否自然。
矯正唔止為外貌,更重要係復原 咀嚼功能同口腔健康。有患者分享,改善深覆蓋後終於敢放聲大笑,自信心翻倍!記住,無論揀傳統鋼箍定隱形牙套, 定期複診+清潔 先係成功關鍵。下次照鏡發現咬合異常,及早行動,靚牙之路由呢刻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