糾結矯正牙齒的人常問:矯正牙齒臉型會變嗎?其實答案藏在真實經歷裏 ——6 位做過矯正的牙友,用矯正前後的臉型數據、直觀感受,告訴你矯正對臉型的改變究竟有多大,也有少數人分享了 “變化不明顯” 的情況。
1. 牙友林曉(金屬託槽矯正,矯正週期 2 年):雙下巴變淺,下頜線清晰 1.5cm
“矯正前牙齒前突,下巴後縮,低頭就有雙下巴,矯正後牙齒內收了 3mm,下巴明顯往前頂了點,下頜線比之前清晰了 1.5cm,側臉從‘圓餅臉’變成了‘鵝蛋臉’。” 林曉分享,矯正前她的下頜角到下巴的線條是模糊的,矯正後用軟尺測量,下頜線兩側的輪廓差減少了 2mm,“現在扎馬尾也敢抬頭了,不用總低頭遮雙下巴。” 不過她也提到,正面臉型變化不大,主要是側臉改善明顯。
2. 牙友張宇(隱形矯正,矯正週期 1.5 年):咬肌變小,臉頰寬度縮窄 3mm
“我是牙齒擁擠導致的‘方臉’,矯正時醫生説牙齒排齊後,咬肌受力會變均勻,沒想到矯正後臉頰真的瘦了!” 張宇説,矯正前他的臉頰寬度是 13.5cm,矯正後是 13.2cm,縮窄了 3mm,“之前咬東西總用一側,咬肌不對稱,矯正後兩邊咬肌發力均勻,硬邦邦的咬肌變軟了,臉型從‘方臉’變成了‘小圓臉’。” 但他表示,若本身是骨骼型方臉,矯正後變化可能不大,他屬於 “咬肌型方臉”,改善才明顯。
3. 牙友陳瑤(陶瓷託槽矯正,矯正週期 2.5 年):嘴凸改善,人中縮短 0.8mm
“矯正前我是‘凸嘴’,人中看起來特別長,矯正後牙齒內收 4mm,嘴凸平了,人中也跟着縮短了 0.8mm,側臉比例協調多了。” 陳瑤拿出矯正前後的照片對比,“之前側臉看,鼻子、嘴唇、下巴不在一條直線上,嘴唇突出 1cm,矯正後嘴唇和鼻子、下巴基本對齊,臉型從‘凸面型’變成了‘直面型’,塗口紅也不用刻意抿嘴了。” 不過她提到,矯正初期因為拔牙,臉頰有點凹陷,後期慢慢修復了。
4. 牙友趙磊(舌側矯正,矯正週期 3 年):下巴輪廓明顯,臉型變長 0.5cm
“我是‘短圓臉’,矯正前牙齒後縮,下巴看起來很短,矯正後牙齒往前排齊,下巴也跟着拉長了 0.5cm,臉型從‘圓形’變成了‘橢圓形’。” 趙磊説,矯正前他的臉長(從髮際線到下巴)是 18cm,矯正後是 18.5cm,“之前別人總説我‘臉圓得像盤子’,矯正後朋友説我‘臉變長了,顯高了’。” 但他也吐槽,舌側矯正初期説話不方便,影響了 3 個月的社交,不過看到臉型變化覺得值。
5. 牙友劉敏(隱形矯正,矯正週期 1 年):變化不明顯,僅牙齒排列整齊
“我矯正前牙齒只是輕微擁擠,沒有前突、後縮問題,矯正後牙齒排齊了,但臉型幾乎沒變化。” 劉敏坦言,她用軟尺測量了臉頰寬度、臉長、下頜線輪廓,數據和矯正前相差不到 0.1mm,“醫生説我屬於‘牙齒問題輕,臉型基礎好’的情況,矯正主要改善牙齒,對臉型影響小,早知道就不期待臉型變化了,有點小失望。” 不過她也説,牙齒整齊後,笑起來更自信,這也是收穫。
6. 牙友王浩(金屬託槽矯正,矯正週期 2 年):法令紋變淺,蘋果肌位置上提 1mm
“矯正前我牙齒咬合不正,總用後牙咬東西,導致蘋果肌下垂,法令紋很深,矯正後咬合正常了,蘋果肌比之前上提了 1mm,法令紋淺了很多。” 王浩分享,矯正前他的法令紋長度是 4cm,矯正後是 3.8cm,“之前拍照要靠修圖遮法令紋,現在不用修也能看,臉型從‘顯老型’變成了‘顯年輕型’。” 但他提醒,若法令紋是皮膚鬆弛導致的,矯正可能沒結果,他屬於 “咬合問題導致的法令紋”,才會有改善。
牙齒問題類型:牙齒前突、後縮、咬合不正的人,矯正後臉型變化更明顯(如林曉、陳瑤、王浩);僅牙齒擁擠、排列不齊,且無明顯咬合問題的人,臉型變化小(如劉敏)。
臉型基礎原因:咬肌型、牙齒型臉型問題(如張宇的咬肌型方臉),矯正後改善明顯;骨骼型臉型問題(如天生寬下頜骨),矯正後變化有限。
矯正牙齒可能會改變臉型,但不是所有人都會變,也不是所有臉型都能變 —— 想通過矯正改善臉型,建議先找醫生評估牙齒問題與臉型基礎,再結合牙友的真實經歷,合理期待矯正結果,避免盲目追求 “換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