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朋友都有過蛀牙嘅困擾,而當蛀牙情況到一定程度,醫生可能會建議拔牙。呢個時候,好多人就會有疑問:蛀牙拔咗之後仲會再長出嚟咩?今期就嚟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於牙齒生長同替換嘅常見問題。
要回答呢個問題,首先要清楚人一生中牙齒嘅生長同替換規律。人類一生中會有兩副牙齒,头一副係乳牙,第二副係恒牙。
乳牙一般喺小朋友出生後6 - 8個月開始陸續萌出,到兩歲半左右全部萌出,一共20顆。大概6 - 7歲開始,乳牙就會逐漸脫落,被恒牙所替代。恒牙成人一般有28 - 32顆,呢個數目嘅差距主要在於智齒,有嘅人有四顆智齒,有嘅人可能一顆都冇,智齒一般喺18 - 25歲之間長出。
所以,如果係小朋友嘅乳牙出現蛀牙情況,經過拔除之後,係能夠長出恒牙嚟嘅。因為呢個階段小朋友嘅牙齒正處於替換期,乳牙脫落後,恒牙會按照一定嘅順序萌出。
但係,如果已經係成年人,牙齒已經換成咗恒牙,一旦因為蛀牙等原因強制拔除,就唔會再長出嚟啦。因為人一生只會換一次牙,恒牙完全取代乳牙之後,就冇再長新牙嘅機會啦。所以,對於成年人嚟講,有蛀牙就要盡早發現,盡早治療,盡量保持牙齒嘅完整。
牙齒嘅生長同替換係一個相當複雜嘅過程。從乳牙胚開始發生,到第三恒磨牙牙根發育完成,整個發育需要約20年嘅時間。
每一個牙齒嘅生長發育過程包括生長期、鈣化期同萌出期。生長期喺胚胎時期就開始咗,喺顯微鏡下可以見到生長期時牙胚組織逐漸形成,牙胚由成釉器(形成釉質)、牙乳頭(形成牙髓、牙本質)同牙囊(形成牙骨質、牙周膜、固有牙槽骨)三部分組成。
隨著牙胚嘅形成,牙齒發育進入鈣化期,呢個階段鈣鹽沉積,基質變硬,釉質同牙本質交替形成,層層沉積。當牙冠發育即將完成時,牙根開始發生,牙周組織包括牙骨質、牙周膜同牙槽骨逐漸形成。牙冠形成後,隨著牙根嘅發育,牙周組織形成,牙冠就會突破牙齦萌出,我哋就可以直接見到牙齒啦。
在胚胎第7周時,乳牙牙胚形成;在胚胎第4個月時,头一恒磨牙牙胚形成;直到4歲左右,第三恒磨牙牙胚形成。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2/3左右時開始萌出,萌出後牙根繼續發育,於萌出後2 - 3年牙根才達到應有嘅長度,3 - 5年根尖才發育完成。
乳牙從嬰兒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,到兒童6歲左右陸續脫落。乳牙嘅萌出順序一般為中切牙、側切牙、头一乳磨牙、尖牙、第二乳磨牙。乳牙在12歲左右全部被恒牙替換。在乳恒牙替換期,乳前牙牙根嘅吸收常開始於與繼承恒牙相近嘅舌側面根尖1/3,乳磨牙牙根嘅吸收自根分叉嘅內側面開始,斜面狀地吸收。
好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拔牙好可怕,就算有蛀牙都唔想拔。但係,如果蛀牙情況而不拔牙,會帶來好多不良後果。
蛀牙加重可引起牙髓炎及根尖周感染,可作為病灶造成頜面部感染、頜面部囊腫、心肌炎、風濕性關節炎等。當牙齒遇到冷熱痛、晚上痛或者咬東西時痛,就已經係牙齒發出嘅求救信號啦,如果唔及時去看醫生,病情會加重,而且治療结果可能唔理想。
而且,牙洞唔及時修補會越嚟越大,不能修補時就可能只能拔除。缺牙會影響咀嚼功能,導致消化不好,甚至會影響全身健康。有研究發現,有缺牙嘅人比冇缺牙嘅人得胃病嘅幾率高50%;有缺牙嘅人比冇缺牙嘅人得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關節疾病嘅幾率高43%;有缺牙嘅人比冇缺牙嘅人得早衰或老年癡呆嘅幾率高出40%;牙齒掉光嘅老人,死亡率遠遠高於擁有20顆牙齒嘅老人;在70歲時大部分脫落嘅老人,短期內出現行動不便嘅可能性提高70%。
如果因為蛀牙等原因不得不拔牙,拔牙之後有好多需要注意嘅地方。
首先,拔牙後要咬住壓迫止血嘅棉球或者紗布,一般要咬30 - 40分鐘才可以吐出。拔牙後24小時內不要刷牙漱口,以免破壞血凝塊,引起出血。
拔牙後兩個鐘頭才可以飲食,食物要以溫涼、稀軟為主,避免用拔牙側咀嚼。忌食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不要吸煙喝酒。
如果拔牙後出現出血、疼痛、發熱等不適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而且,牙齒拔除後必須進行镶牙修復,常規嘅固定修復往往需要磨除自己嘅部分好牙,或者選擇價位較高嘅種植牙,所以盡量不要輕易拔牙。
總之,了解牙齒嘅生長同替換規律,重視牙齒健康,發現蛀牙及早治療,才能擁有一口健康嘅牙齒,享受美好生活。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愛護自己嘅牙齒,唔好等到牙齒出問題先後悔莫及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