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街坊,今日同大家講下口腔健康嘅兩大“隱形殺手”——牙周炎同牙齦炎。好多人成日搞唔清佢哋嘅區別,甚至覺得“牙齦腫咗咪洗洗牙就得”?大錯特錯!牙周炎搞唔好真系會整到牙齒都甩埋,而牙齦炎拖住唔理都會變牙周炎。話唔定妳成日話“上火”,其實系呢兩種病搞鬼!
牙齦炎:更明顯就系牙齦紅腫、出血,刷牙或者咬硬嘢時見到牙刷有血漬,或者咬蘋果時見到牙印帶血。重度啲嘅話,牙齦會變得松軟,好似塊海綿咁,唔貼住牙齒。呢種情況多數系因為牙菌斑積聚,刺激到牙齦導致嘅炎癥,但唔會影響到牙槽骨同埋牙齒嘅穩固性。
牙周炎:就系牙齦炎嘅“升級版”!除咗牙齦紅腫、出血之外,仲會有牙齦萎縮、牙槽骨吸收、牙齒松動甚至移位。更明顯嘅系,妳可能會發現牙齒之間嘅牙縫變大,或者用手指輕輕搖動牙齒,會感覺到松動。更慘嘅系,牙周炎會形成牙周袋,裏面藏住大量細菌同埋食物殘渣,導致口臭同埋反復感染。
牙齦炎:治療相對簡單,主要系“洗牙”(潔治術),用超聲波儀器清除牙菌斑同埋牙結石,再配合日常嘅口腔清潔,比如用軟毛牙刷、牙線同埋漱口水,基本可以搞定。如果炎癥重度啲,醫生可能會開抗生素或者降低炎癥藥,比如甲硝唑片或者阿莫西林膠囊,但通常唔需要手術。
牙周炎:治療就復雜得多啦!除咗洗牙之外,仲要“刮治”(齦下刮治術),用器械清除牙周袋裏面嘅菌斑同埋結石。如果牙周袋太深或者牙槽骨吸收重度,可能要動手術,比如牙周翻瓣術(切開牙齦直接清理)、植骨術(填補牙槽骨缺損)或者引導性組織再生術(用生物膜促進牙周組織再生)。呢啲手術聽落都幾恐怖,但系唔搞嘅話,牙齒真系會甩!
牙齦炎嘅優點系治療快、成本低,洗牙加日常護理,幾百蚊搞掂。缺點系如果唔清除牙菌斑,容易復發,尤其系抽煙、熬夜或者壓力大嘅時候。
牙周炎嘅優點系治療深度,可以阻止病情惡化,甚至修復部分牙周組織功能。但缺點系治療周期長、費用高,動輒幾千蚊,仲要定期復診。而且,如果牙槽骨吸收重度,即使治療都未必可以完全修復牙齒嘅穩固性。
每日必做:早晚刷牙用軟毛牙刷,每次3分鐘以上,記得刷埋牙縫!食完嘢用牙線清理,定期用漱口水殺菌。
定期檢查:每年至少睇兩次牙醫,洗牙加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生活習慣:戒煙限酒,少食辛辣刺激嘢,多食蔬果補充維生素C,增強牙齦抵抗力。
高危人群註意:35歲以上、吸煙者、糖尿病患者或者有家族遺傳史嘅人,要特別留意牙周健康。
牙周炎同牙齦炎嘅區別,簡單嚟講就系“壹個系壹個系骨髓炎”。牙齦炎系表面炎癥,治療簡單但易復發;牙周炎系深層破壞,治療復雜但可以保住牙齒。各位街坊,如果發現牙齦出血、紅腫或者口臭,千祈唔好以為系“上火”或者“唔夠幹凈”,壹定要睇牙醫!記住,牙齒系自己嘅,拖到甩牙就真系“喊都冇眼淚”啦!
溫馨提示:香港嘅牙醫收費唔便宜,但系健康系無價嘅。與其等到牙痛先睇醫生,不如平時做好預防,省心又省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