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喂,你知唔知牙结石系点样形成的?” 近期一张牙医用微距镜头拍摄嘅牙齿照片刷爆朋友圈,镜头下密密麻麻嘅牙结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。原来,从一颗干净嘅牙齿到布满牙结石,只需72小时菌斑堆积,再花3个月时间就能“炼成”硬邦邦嘅结石!
今日就同大家拆解牙结石嘅“养成攻略”,顺便教几招预防方法啦~
牙结石嘅“前身”其实系菌斑——一种由细菌、食物残渣同唾液混合形成嘅透明软垢。食完嘢后,唾液中嘅糖蛋白会快速吸附喺牙齿表面,形成一层“薄膜”,好似贴咗张隐形贴纸咁,细菌分分钟黏上去开派对!
细菌繁殖快:链球菌、放线菌等细菌以食物残渣为粮,72小时内就能分裂成“菌斑大军”,尤其系牙缝、牙龈边缘等死角位,牙刷都未必刷到。
酸性攻击:细菌代谢产生嘅酸会腐蚀牙釉质,同时令局部环境变酸,为后续钙化埋下伏笔。
微距镜头实测:有牙医用显微镜拍摄发现,3日唔刷牙嘅牙齿表面已经布满黏糊糊嘅菌斑,用指甲刮一刮仲会闻到淡淡嘅酸臭味!
菌斑形成后,唾液中嘅钙、磷矿物质开始“发功”。正常嚟讲,呢啲矿物质系流动嘅,但菌斑内嘅酸性环境会令矿物质过饱和,逐渐沉积结晶。
钙化过程分三步:
1.72小时-14日:菌斑表面开始出现白色颗粒,好似撒咗层细盐,呢个阶段仲算系“软垢”,用指甲可能刮得落。
2.14日-1个月:矿物质持续堆积,软垢逐渐变硬,颜色由白转黄,牙刷已经搞唔掂。
3.1-3个月:形成褐色或黑色嘅牙结石,牢牢黏住牙齿,甚至蔓延到牙龈线下方。
病例分享:有位街坊成日话自己每日刷牙,但牙龈依然出血,一检查发现牙结石已经厚达2毫米!原来佢冇用牙线清洁牙缝,菌斑长期堆积,3个月就“炼成”咗结石。
牙结石唔单止睇落恶心,仲系“牙齿杀手”!佢会逐步侵蚀牙龈同牙槽骨:
1.牙龈发炎:结石表面粗糙,容易吸附更多细菌,刺激牙龈红肿出血。
2.牙槽骨萎缩:结石向下蔓延,压迫牙槽骨,好似“蚂蚁蚀堤”咁令骨头变薄。
3.牙齿松动:牙槽骨萎缩到一定程度,牙齿就会摇摇欲坠,脱落。
微距镜头实锤:有张自然脱落嘅牙齿照片显示,牙根几乎被牙结石包裹,好似被水泥封住咁,难怪牙齿会甩!
既然牙结石咁恐怖,点样可以防患于未然?记住以下4招:
1.每日刷牙2次,每次3分钟
用软毛牙刷,配合巴氏刷牙法(45度角轻刷牙龈边缘)。
重点清洁后牙同牙缝,呢度更易藏菌斑。
2.餐后用牙线清洁牙缝
牙刷刷唔到牙缝,但牙线可以!每日至少用一次,尤其系食完肉、菜之后。
3.半年洗一次牙
洗牙可以深度清除牙龈线上、下嘅结石,仲可以抛光牙面,减慢菌斑堆积速度。
4.少吃黏性大、高糖食物
例如蛋糕、软糖、糯米糍等,呢啲嘢容易黏住牙齿,喂饱细菌。
多食高纤维食物,例如苹果、芹菜,咀嚼时可以摩擦清洁牙面。
“讲真,牙结石真系好烦人,但只要勤力清洁,佢都冇咁容易‘炼成’!”
大家记得每日刷牙、用牙线,定期洗牙,唔好等牙结石搞到牙齿甩先知错!如果已经发现牙龈出血、口臭,就要尽快睇牙医啦~毕竟,牙齿健康,食嘢先香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