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強,我前日睇到個50洗牙廣告,點知去到要加收300拋光費,點解咁坑嘅?」家住福田的陳太在街坊群吐槽,引發幾十人接力控訴。記者暗訪發現,深圳洗牙市場暗藏五大套路,連從業三年的護士阿玲都忍不住爆料:「$50特價?可能只幫你洗左半口牙!」
「上周有個阿伯,拿著50優惠券來洗牙,結果做到一半,護士話佢牙結石好,要加180做『深度清潔』。」在某連鎖診所工作過的阿玲透露,低價套餐常省略關鍵步驟:「標準流程要洗20分鐘,但$50套餐可能10分鐘就搞掂,連拋光都唔做,牙面變得粗糙,更容易藏汙納垢。」
市場實價:普通超聲波洗牙含拋光,價格多在120−200之間。若見$50以下套餐,需警惕是否含隱形消費。
「醫生話我有8顆蛀牙,要即刻補,否則會整排牙爛光。」南山的李生被「免費檢查」嚇到,當場刷爆信用卡付$2,800補牙費。記者發現,73%的低價洗牙投訴涉及「過度診斷」,常見話術包括:
· 「你牙齦萎縮好明显,要做$3,800牙周治療」
· 「智齒歪斜,現在拔只要800,以後要2,000」
· 「牙縫大系牙周病,要做$5,000矯正」
避坑指南:可要求出具X光片及診斷報告,或到醫院復檢。
「有些診所用廉價噴砂粉,顆粒粗過砂紙,洗完牙釉質都花咗。」阿玲展示手機裏的對比圖:正規噴砂粉細膩如面粉,而劣質品像黃糖顆粒。更觸目驚心的是器械消毒:「$99套餐可能用重復使用探頭,交叉感染風險高過食街邊檔。」
正規流程:噴砂應使用醫用碳酸氫鈉粉,配合一次性探頭,全程需戴防護眼鏡防飛濺。
「有次見到個後生仔,戴住實習牌幫人洗牙,手震到將探頭戳到客人牙齦。」阿玲爆料,低價團購常成新人「試驗田」。記者實測發現,部分診所未公示醫師資格證,操作時甚至無護士協助吸口水。
識別技巧:正規洗牙需兩人配合——醫生操作,護士用吸唾管及時清理口腔,避免嗆咳。
「更離譜系話洗牙送美白,其實系用30支強酸凝膠塗牙面,當時白咗,三個月後牙釉質剝落!」阿玲痛心表示,正規冷光美白需1,500-$2,000,而「免費贈送」的多為三無產品。
「洗牙系口腔保健,唔系消費陷阱。」深圳醫院口腔科前護士長提醒,每年1-2次正規潔牙,可降低70%牙周病風險。下次見到「$50洗牙」廣告,記得問清楚:「系咪全口清潔?包唔包拋光?有無額外收費?」問多三句,省下三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