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香港朋友都有洗牙嘅習慣,定期洗牙可以保持口腔衛生,預防各種牙患。
但也有唔少人心中存在一個疑問:洗牙會唔會令牙齒敏感呢?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探討下呢個問題。
要搞清楚洗牙會唔會令牙齒敏感,首先要了解洗牙嘅原理。洗牙,其實就係用專業嘅器械,如超聲波潔牙機,通過高頻震動,將附著喺牙齒表面嘅牙菌斑、牙石等髒東西震碎、清除。
呢個過程就好似用超聲波嘅「小手」,將牙齒表面嘅污垢一點一點「抖落」,從而還牙齒一個乾淨嘅環境。
1.牙石嘅阻隔作用消失
平常牙石附著喺牙齒表面同牙齦邊緣,雖然它是導致各種牙患嘅「元兇」之一,但在某種程度上,它也起到了一定嘅阻隔作用。當洗牙將牙石徹底清除後,原本被牙石覆蓋嘅牙齒根部(牙頸部)就暴露了出來。
呢個部位嘅牙釉質比較薄,甚至可能直接暴露牙本質,而牙本質中有好多細小管,直接連通牙髓神經。一旦外界嘅冷、熱、酸、甜等刺激傳到牙本質,就會通過這些細小管快速傳到牙髓,引起敏感症狀。
就好像原來有一層「保護罩」,雖然不怎麼好,但好歹能擋擋風雨,一旦拿掉,就容易「感冒」了。
2.牙齦炎症及萎縮
好多人洗牙前,牙齒已經存在不同程度嘅牙周炎症。炎症會導致牙齦腫脹、萎縮,使牙根暴露更多。洗牙雖然是為了改善牙周健康,但在治療炎症嘅初期,牙齦可能還未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,牙根依然暴露,所以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,產生敏感。
有朋友洗牙前牙齦經常出血,洗牙後雖然炎症開始好轉,但牙齦還在慢慢恢復,這段時間就會感覺牙齒比較敏感。
3.洗牙操作因素
如果洗牙時醫生操作不當,例如超聲波器械在同一個部位停留時間過長、力度過大,可能會對牙齒表面造成一定嘅損傷,進而加重牙齒敏感。
就像用刷子刷東西,太用力或者在一個地方刷太久,就容易把表面刷壞。不過,正規醫療機構嘅專業醫生,一般都能熟練掌握洗牙技巧,將這種風險降到更低。
1.敏感程度
大多數人洗牙後,牙齒敏感程度是比較輕微嘅。可能只是在接觸冷、熱食物或飲料時,感覺到一絲短暫嘅酸痛,這種感覺通常不會影響正常生活。
但也有少部分人,由於本身牙齒狀況較差,或者洗牙前炎症較嚴重,敏感程度可能會稍重一些,酸痛感會更明顯,但一般也都在可忍受範圍內。
2.持續時間
洗牙後牙齒敏感一般不會持續太久。正常情況下,幾天到一兩周左右,敏感症狀就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。
這是因為牙齒自身有一定嘅修復能力,牙本質小管會慢慢封閉,牙齦也會逐漸恢復健康,重新包裹住牙根。例如,有些朋友洗牙後前幾天吃冷飲時牙齒會酸,但一兩周後,就基本感覺不到敏感了。抛光洗牙
1.使用医用牙膏
洗牙後,可以選擇含有硝酸鉀、氯化鍶等成分嘅医用牙膏。這些成分能夠堵塞牙本質小管,減少外界刺激對牙髓神經嘅傳導,從而緩解牙齒敏感。
使用時,將牙膏塗抹在牙齒上,停留幾分鐘再漱口,堅持使用一段時間,會有明顯结果。
2.避免刺激
在洗牙後短時間內,要避免食用過冷、過熱、過酸、過甜嘅食物,以及堅硬嘅食物。比如,少吃冰淇淋、熱湯、檸檬汁、糖果等,也不要咬堅果、排骨等硬物,給牙齒一個休養恢復嘅時間。
3.保持口腔衛生
洗牙後更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,正確刷牙,使用牙線和漱口水。良好嘅口腔衛生可以預防牙周炎症再次發生,有利於牙齦和牙齒恢復健康,減輕敏感症狀。
洗牙本身唔一定會令牙齒敏感,但由於牙石清除、牙齦炎症等原因,部分人洗牙後可能會出現短暫嘅牙齒敏感。
只要做好護理措施,敏感症狀通常會很快緩解。大家唔需要過分擔心洗牙會對牙齒造成不良影響,定期洗牙對口腔健康依然是非常重要嘅。
如果你打算洗牙,建議選擇正規嘅口腔醫療機構,由專業醫生操作,這樣既能保證洗牙结果,又能更大程度降低牙齒敏感等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