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根痛怎麼辦?本文結合牙科診療指南與患者真實反饋,系統解析突發牙根痛的應急處理、科學治療全流程及日常防護要點,涵蓋居家止痛技巧、醫院治療選擇、常見誤區避坑等內容,助你快速控制疼痛並降低復發風險。
1. 急性根尖周炎(佔比超60%)
牙髓感染擴散至牙根尖,表現為持續性鈍痛、咬合痛,嚴峻時伴隨牙齦膿包。如未及時處理,可能發展為頜骨骨髓炎。
2. 牙周病惡化
長期牙齦出血、牙結石堆積導致牙槽骨吸收,牙根暴露後遇冷熱刺激產生電擊樣敏感痛,常見於中老年人羣。
3. 牙齒隱裂或外傷
啃硬物、意外撞擊導致牙體裂紋延伸至根部,疼痛呈間歇性發作,咀嚼時加重。
1. 冷敷患處
用冰袋包裹毛巾貼敷疼痛側臉頰,每次10-15分鐘。低温能收縮血管,減輕炎症導致的腫脹和痛感。
2. 鹽水漱口
取5g食鹽加入250ml温水,含漱2分鐘後吐出。鹽水可抑制細菌繁殖,尤其適合牙齦膿腫初期。
3. 藥物干預
- 布洛芬:針對中度疼痛,每次400mg,間隔6小時一次(胃潰瘍患者慎用)。
- 甲硝唑+阿莫西林:聯合使用殺滅厭氧菌和鏈球菌,需連服3天以上。
4. 調整飲食
避免用患牙咀嚼,選擇温涼的流質食物如粥、豆漿,忌食辛辣、酸性及紮實食物。
1. 急性期開髓引流(24小時內優先處理)
醫生在局麻下鑽開牙冠,釋放根管內膿液和氣體,即刻緩解壓力性疼痛。配合根管沖洗(次氯酸鈉+生理鹽水交替使用)和封藥消毒。
2. 根管治療(炎症控制後)
- 頭一階段:深度清除感染牙髓,預備根管形態,耗時約30分鐘。
- 第二階段:填入牙膠尖封閉根管,防止再感染,較後用樹脂或嵌體修復牙冠。
3. 手術干預(重度病例)
- 根尖切除術:切除病變根尖區,適用於反覆發作的慢性根尖周炎。
- 拔牙+種植:牙根縱裂或大面積骨質破壞時,拔除後植入種植體修復咀嚼。
1. 清潔升級方案
- 使用小頭軟毛牙刷+牙縫刷,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齦溝。
- 含氟牙膏與抗敏感牙膏交替使用,強化牙釉質並封閉暴露的牙本質小管。
2. 咬合習慣矯正
避免單側咀嚼、夜磨牙(可定製咬合墊),定期調磨過高牙尖,減少牙根受力。
3. 風險監測
每6個月進行牙周探診和全景片檢查,早期發現根尖陰影或牙槽骨吸收。
1. 誤區1:依賴止疼藥拖延治療
布洛芬僅緩解症狀,無法消除感染源。超過3天未就醫可能導致感染擴散至頜骨。
2. 誤區2:盲目使用偏方
含白酒、花椒等土法可能刺激黏膜,加重炎症。牙根痛本質是細菌感染,需規範抗菌治療。
3. 誤區3:根管治療後不戴牙冠
未經保護的牙齒脆性增加,咬硬物易劈裂。建議治療後2周內完成全瓷冠修復。
牙根痛的本質是牙齒髮出的“求救信號”,及時採取科學自救+規範治療的組合策略,不僅能快速止痛,更能阻斷病變進程。建議收藏本文的應急處理步驟,並定期進行口腔健康管理。如需獲取個性化診療方案,可點擊文末鏈接預約綜合醫院牙髓科醫師(附搜索來源中的本地化服務推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