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牙痛到冇法食嘢先去睇?大錯特錯!」根管治療更好喺牙齒開始敏感、咬嘢痛或者膿腫初起時就約醫生。記得揀可以講廣東話嘅診所,沟通起嚟唔會「鸡同鸭讲」。有朋友話:「上次約到個講普通話嘅醫生,解釋治療方案時聽唔明,搞到好緊張!」
「醫生會用啲咩儀器?會唔會好痛?」初診通常包括三步:
1️⃣ 視診:用小鏡子睇牙齒顏色、有冇蛀洞
2️⃣ X光片:睇牙根有冇發炎、神經線有冇壞死
3️⃣ 冷熱測試:用冰棒或者熱膠測牙齒敏感度
有患者分享:「醫生畀我咬住塊紙,問我痛唔痛,原來係測咬合高度,好有趣!」
「更驚嘅就係呢一步!」醫生會先打局部麻醉(小朋友可以用鎮靜),然後用高速手機在牙齒表面開個小洞,清除蛀牙組織同壞死牙髓。有朋友形容:「聽到『嗞嗞』聲,但完全唔痛,反而有種「松咗口氣」嘅感覺!」放藥後會用臨時填充物封住洞口,通常要返2-3次換藥。
「呢一步比较考功夫!」醫生會用細針(根管銼)慢慢擴大牙根通道,同時用雙氧水或者生理鹽水沖洗,把細菌同壞死組織沖走。有患者話:「醫生邊做邊同我講『再沖多兩次就乾淨啦』,感覺好安心!」
「終於到之後一步!」確認牙根乾淨後,醫生會用牙膠(一種可以凝固嘅材料)填滿根管,再用X光確認填充物有冇到位。有朋友分享:「填充嗰陣有少少脹脹,但唔會痛,醫生話係正常反應!」
「根管後嘅牙齒好脆,一定要戴冠!」填充完成後,牙齒會變得脆弱,容易崩裂。醫生會建議戴全瓷冠或者烤瓷冠保護。有患者話:「我揀咗全瓷冠,睇落同真牙一樣,食嘢都唔怕咬崩!」
1️⃣ 24小時內唔食太熱太硬嘢:避免刺激牙髓或者咬崩臨時填充物
2️⃣ 刷牙要輕柔:用軟毛牙刷輕輕刷治療部位
3️⃣ 定期覆診:通常3-6個月要返診檢查牙根情況
4️⃣ 痛楚處理:如果術後有輕微脹痛,可以用冰敷或者食止痛藥(但唔好食阿斯匹靈,容易出血)
總結:根管治療唔係「大手術」,只要配合醫生步驟,做好術後護理,完全可以「療癒」!下次牙痛唔好拖,早睇早輕鬆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