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不少人因智齒發炎、腫痛求助牙醫,但一聽到「拔智齒」就默認要掛口腔外科號,甚至專程到大醫院排長隊。
其實,拔智齒一定要口腔外科嗎? 答案並非。關鍵在於智齒的長勢、位置及個人健康狀況。
本文拆解四大情況,助你精明選醫,既省時又慳錢。
若智齒已完全萌出、位置正、無阻生(即與鄰牙平行生長),且牙冠未受牙齦覆蓋,普通牙醫完勝任拔除。
此類智齒與普通蛀牙拔除難度相當,局部麻醉後約15-30分鐘即可完成,術後反應較輕。
揀醫Tips:選擇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全科牙醫,可要求查看類似病例照片,確認醫生熟悉基礎拔齒操作。
若診所配備錐形束CT(CBCT)設備,更能精凖評估牙根深淺,減少神經損傷風險。
當智齒呈近中阻生(向鄰牙方向傾斜)、垂直阻生(埋於骨內未萌出)或水平阻生時,拔除難度陡增。
此時需考慮醫生是否具備處理複雜病例的經驗。
關鍵分野:
普通牙醫:可處理輕度至中度阻生,但需確認其曾接受系統性外科培訓,且診所配備超聲骨刀、小创口器械等工具。
口腔外科專:適用於骨埋伏智齒、牙根緊貼下顎神經,或需分冠分段拔除的極高難度病例。
慳錢攻略:若智齒屬中等難度,可優先聯繫私立牙科診所。
部分經驗十分豐富的全科醫生收費比醫院口腔外科低30%-50%,且預約更靈活。
患有糖尿病、心臟病、凝血障礙或正在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,拔智齒一定要口腔外科嗎? 答案是:需由口腔外科與內科醫生聯合評估。
例如:
糖尿病患者術前需控制血糖低於8.9mmol/L;
服用華法林者需暫停用藥並監測凝血功能;
高血壓患者術前血壓需低於140/90mmHg。
此類情況建議選擇綜合醫院口腔外科,因醫院內科團隊可即時會診,處理術中突發情況更稳妥。
極少數智齒因位置深、靠近顳下頜關節,或合併囊腫、需全身麻醉下進行。
此時必須轉介至口腔專科醫院或综合醫院口腔外科,由具備正頜外科資歷的醫生主刀。
費用提醒:住院手術總費用約1.5-3萬元起(含麻醉、病房、藥物),需提前確認報銷比例。
若僅為門診局麻手術,費用通常在2000-8000元起之間。
查病例:要求查看醫生過往拔除的類似智齒X光片,評估技術穩定性。
問風險:明確術後腫脹、神經損傷等併發症概率及處理方案;
問費用:要求逐項列明麻醉、藥物、耗材等收費,警惕「低價吸引後加價」;
問複診:確認術後跟進安排,正規診所會提供至少3次免費複診。
拔智齒非必選口腔外科,關鍵在「對症揀醫」。簡單病例選全科省時省力,複雜情況寧多花時間找,避免二次手術。牢記三查三問,既可規避醫療風險,又能避免花冤枉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