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深圳呢個快節奏城市,好多打工仔連睇牙都怕嘥時間。傳統拔牙要敲鑿、縫針,搞到腫痛幾日,返工都唔方便。而家越來越多診所推出「小創口拔牙」,主打傷口細、出血少,話可以即日返工。聽落吸引,但係咪真係咁神奇?
小創口拔牙嘅原理其實好聰明,醫生會用好似微型電鑽嘅工具,將牙齒分割成細塊,再用薄身嘅器械分離牙根同牙床,唔使用力撬或者敲擊。成個過程幾乎無震動感,對怕痛嘅人嚟講,心理壓力都細好多。有啲診所仲會配合超聲波工具,進一步減少對牙床嘅摩擦,連傷口縫合都可以免咗。
傳統拔牙更令人驚嘅畫面,莫過於醫生拎住鐵鑿同錘仔,敲到成個診所「咚咚聲」。呢種方法容易整傷牙肉,甚至影響隔離牙齒,術後腫痛幾日都算小事,萬一傷到神經線仲麻煩。而小創口技術就完全唔使敲擊,靠精細器械直接處理牙根,對周圍組織嘅傷害減少近七成,傷口面積亦明顯細過傳統方法。
有啲人擔心「傷口細係咪代表拔唔乾淨?」其實小創口技術反而更考驗醫生手勢。因為器械夠薄,醫生可以切斷牙周膜,完整保留牙床骨,對之後種牙或者鑲牙仲有好處。加上手術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鐘,唔少人拔完當日下晝已經可以正常開會,唔使專登請假。
怕痛一族更啱小創口拔牙。技術採用嘅麻醉儀可以控制藥量,加上無震動刺激,好多人都話「未開始就已經結束」。尤其係細路仔同長者,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呢種無敲打聲嘅方法。
返工時間緊嘅深圳人亦係主要受惠群。傳統拔牙後要冰敷半日,第二日塊面仲可能腫到似「豬頭」,但小創口技術嘅術後反應輕微,有人試過朝早拔牙,下晝已經可以食軟身飯餸,第二日仲化埋妝見客。不過要留意,如果係生得刁鑽嘅智慧齒,醫生可能會建議擇期處理,避免勉強即拔即走。
揀選提供小創口技術嘅診所,重點睇器械同醫生經驗。優質嘅微創工具刃口設計特殊,切割效率高又耐用,操作時幾乎無需反覆來回。有經驗嘅醫生會先拍3D影像,避開神經線同血管,將風險降到低至。
術後護理其實好簡單:24小時內避免用力漱口,飲食以室溫流質為主。有啲人以為傷口細就可以即刻食辣,結果刺激到傷口發炎,反而拖慢修復進度。正常情況下,小創口拔牙嘅癒合時間比傳統快3-5日,基本上唔會影響返工節奏。
從鎚鑿到微創,深圳牙科技術嘅進步確實幫到唔少怕痛又忙嘅都市人。雖然唔係所有複雜情況都適用,但對普通拔牙需求嚟講,呢種創傷少、效率高嘅方法,確實解決咗「想拔牙又怕麻煩」嘅矛盾。下次需要處理問題牙時,不妨問問醫生呢種新選擇,話唔定會改觀你對拔牙嘅刻板印象。
技術革新背後,其實係醫療團隊對患者體驗嘅重視。由器械改良到操作手法,每一步都為咗讓治療過程更順暢、更少負擔。對於要頻繁見客、開會嘅深圳上班族,呢種「即拔即走」嘅貼心服務,真係值得畀個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