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齒,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,常常在不經意間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煩惱。尤其是當它發炎腫痛,讓妳的臉在地鐵通勤時腫成“倉鼠”,不僅難受,還重的影響職場形象。那麽,究竟哪些智齒必須盡早拔除,拔除智齒又有哪些需要了解的方面呢?

阻生智齒
這類智齒通常無法正常萌出,可能部分或全部被牙齦或骨組織覆蓋。它們可能會橫向生長,頂到前面的牙齒,導致前面牙齒的擁擠、齲壞。想象壹下,壹顆牙齒在妳的口腔裏“橫沖直撞”,不僅會破壞周圍牙齒的健康,還可能引發反復的炎癥和疼痛。
齲壞智齒
智齒由於生長位置靠後,清潔難度較大,很容易發生齲壞。壹旦齲壞發展到較深的程度,會引起牙髓炎,導致劇烈疼痛。而且智齒的齲壞治療難度相對較大,治療結果也不壹定理想,所以盡早拔除是比較明智的選擇。

反復發炎的智齒
如果智齒周圍的牙齦經常發炎、腫痛,甚至出現張口受限、吞咽疼痛等癥狀,這說明智齒周圍已經形成了慢性炎癥病竈。反復的炎癥發作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,還可能導致間隙感染等重的並發癥。
影響咬合的智齒
有些智齒萌出位置不正,會與對頜牙齒沒有正常的咬合關系,或者幹擾正常的咬合運動。長期的異常咬合可能會導致顳下頜關節紊亂等問題,影響口腔的正常功能。

目前,拔除智齒的手術方法主要有傳統拔牙法和小創口拔牙法。傳統拔牙法是通過牙挺、牙鉗等工具將牙齒拔除,這種方法對於壹些簡單的智齒拔除結果較好,但對於復雜的阻生智齒,可能需要較大的創傷,術後反應也相對較重。小創口拔牙法則是利用特殊的器械,如超聲骨刀等,在盡量減少對周圍組織損傷的情況下將牙齒拔除。小創口拔牙法具有創傷小、出血少、術後疼痛輕、改善比較快等優點,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。

止血與休息
拔牙後,醫生會在拔牙創口處放置棉球,患者需要咬緊棉球30 - 40分鐘,以達到止血的目的。拔牙後24小時內不要刷牙、漱口,以免破壞創口的血凝塊,引起出血。術後要註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,確保充足的睡眠,有利於創口的愈合。
飲食調整
拔牙後2小時內不要進食,2小時後可以吃壹些溫涼、軟糯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條等。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以及過熱、太硬的食物,以免刺激創口,引起疼痛和出血。
觀察創口情況
拔牙後要密切觀察創口的情況,如果出現大量出血、劇烈疼痛、腫脹加重等異常情況,應及時就醫。壹般來說,拔牙後創口會在1 - 2周內初步愈合,完全愈合則需要3 - 6個月的時間。

大多數患者在拔除智齒後,原來的疼痛、炎癥等問題會得到明顯改善,口腔健康狀況也會得到提升。但是,拔牙也可能會有壹些後遺癥,如幹槽癥、神經損傷等。幹槽癥通常發生在拔牙後2 - 3天,表現為拔牙創口劇烈疼痛,並且疼痛會向耳顳部放射。神經損傷則可能導致下唇、舌部等部位的麻木、感覺異常等癥狀,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。
總之,對於必須拔除的智齒,盡早拔除是預防口腔問題的有效措施。在拔牙前,患者應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手術,了解手術的相關風險和註意事項。術後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,以確保創口的順利愈合。不要再讓智齒影響妳的職場形象和生活質量,勇敢地與它們說再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