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療(俗稱「抽神經」)係通過清除牙髓內感染組織,再用填充物封閉根管,阻止細菌入侵。但治療後,牙齒會失去牙髓(神經及血管)嘅營養供應,變成「無生命」狀態,牙質會逐漸變脆,抗折能力大幅下降。
香港牙醫協會數據顯示:未戴牙冠嘅根管治療牙齒,3年內發生牙根折裂嘅風險高達40%,而戴牙冠者僅為8%。例如,一位35歲患者因後牙根管後未戴牙冠,咬硬物時導致牙齒垂直折裂,需拔除並種植牙,花費增加3倍。

防止牙齒折裂
根管後牙齒失去營養,咬硬物(如骨頭、堅果)時易發生隱裂或橫向折裂。牙冠相當於「盔甲」,將剩餘牙體包裹,分散咬合力。例如,一位50歲患者因前牙根管後未戴冠,咬蘋果時導致牙冠1/3折斷,需重新根管治療並戴冠。
恢復咀嚼功能
牙冠可重建牙齒外形,確保咬合關係正常。若缺損過大,直接填充易脫落,且無法承受正常咀嚼壓力。香港中文大學口腔醫學系研究指出,戴冠後患者咀嚼效率提升60%,食物殘渣殘留率降低45%。
遮蓋變色與缺損
根管後牙齒可能因內部血紅素分解導致變灰、變黑,影響美觀。全瓷冠或高仿真烤瓷冠可完全遮蓋顏色異常,恢復自然牙色。例如,一位28歲女性因門牙根管後變色,選擇全瓷冠後笑容自信心提升,社交活動參與度增加。
防止二次感染
牙冠可密封根管口,避免食物殘渣及細菌進入導致根尖周炎。香港私家牙科診所統計顯示,未戴冠患者根尖再感染率比戴冠者高3倍。

牙齒折裂需拔除
若牙根折裂,需拔除後種植或搭橋修復,費用為戴冠嘅3-5倍(香港種植牙均價約HK$15,000-30,000)。
鄰牙負擔增加
缺牙後鄰牙需承受更大咬合力,易導致鬆動或移位。例如,一位45歲患者因後牙根管後未戴冠,兩年後鄰牙出現鬆動,需額外治療。
美觀與功能雙重損失
前牙缺損會影響笑容,後牙缺損會導致消化的不良。研究顯示,牙齒缺失者社交自信心下降50%,飲食選擇受限。

剩餘牙體組織量
若剩餘牙體超過1/2,且無隱裂,可暫時不戴冠,但需定期檢查。
若剩餘牙體少於1/3,或已有隱裂,必須戴冠。例如,一位60歲患者因後牙大面積蛀蝕,根管後剩餘牙體僅1/4,戴冠後5年未出現問題。
牙齒位置與功能
前牙(門牙、側切牙):美觀要求高,建議選擇全瓷冠(如E-max、Lava),顏色自然且無金屬邊緣。
後牙(磨牙、前磨牙):咀嚼壓力大,建議選擇強度高嘅全瓷冠(如Zirconia)或金屬烤瓷冠(若不介意核磁共振影響)。
患者健康狀況
牙周病嚴重者需先治療牙周,再戴冠。
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後再修復,否則影響愈合。
經濟與美觀需求
預算有限:可選擇國產全瓷冠(約HK$3,000-5,000),壽命約8-10年。
追求長久:進口全瓷冠(如3M Lava,約HK$8,000-12,000),壽命超15年。
前牙美觀:高仿真烤瓷冠(如IPS e.max,約HK$6,000-8,000),透光性接近真牙。

飲食禁忌
避免咬硬物(如冰塊、骨頭)、黏性食物(如牛軋糖),否則可能導致牙冠脫落或崩瓷。
术例:一位30歲患者因咬核桃導致全瓷冠崩裂,需重新製作。
口腔清潔
使用軟毛牙刷、牙線及沖牙器,避免牙冠與牙齦交界處積聚牙石。
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研究顯示,良好口腔衛生可使牙冠壽命延長5年。
定期檢查
每6個月洗牙及檢查牙冠邊緣是否密合,防止繼發齲齒。
术例:一位40歲患者因未定期檢查,牙冠邊緣齲蝕導致根尖再感染,需重新治療。

前牙美觀優先
選擇全瓷冠(如E-max),顏色自然,無金屬反光。例如,一位新娘因門牙根管後選擇全瓷冠,婚禮笑容满意。
後牙耐用優先
選擇Zirconia全瓷冠或高強度烤瓷冠,可承受每日500次以上咀嚼壓力。
預算有限者
可考慮國產全瓷冠,性價比高,適合後牙修復。
特殊需求者
對金屬過敏者:選擇全瓷冠。
需做核磁共振者:避免金屬烤瓷冠,選擇全瓷。

根管治療後戴牙冠,可有效降低牙齒折裂風險,恢復功能與美觀,長遠來看節省治療費用。香港患者應根據牙齒狀況、位置及經濟能力,與牙醫充分溝通後選擇合適方案。記住,保護根管後牙齒,就係保護自己嘅口腔健康與生活質素!
行動建議:若您已完成根管治療,請盡快預約牙醫評估是否需要戴冠,避免因拖延導致更嚴重問題。香港私家牙科診所普遍提供免費初診,抓住機會保護您的牙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