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強啊,我成日聽人講糖尿病人唔可以種牙,系咪真嘅啊?」茶餐廳裏,陳伯抿了口凍檸茶,眉頭皺成個「川」字。
對面坐著的阿強放下報紙,推了推眼鏡:「我阿媽前年就種咗,不過醫生話要控製好血糖先得。」
深圳某醫院口腔科張醫生話,糖尿病人種牙關鍵就系「血糖控製」。佢解釋,血糖高會搞到傷口愈合慢,仲容易感染:「就好似砌墻,水泥未幹就淋雨,墻點會穩?」根據臨床指引,空腹血糖控製在5-6mmol/L,餐後2小時唔好超過8mmol/L。如果長期高過呢個範圍,醫生多數會建議先睇內分泌科,等血糖穩定再講。
「我有個病人,65歲陳阿姨,空腹血糖10mmol/L都堅持要種。結果種完第三日就腫到話唔出嘢,另外要拆線清創。」張醫生搖頭,「其實佢如果肯聽勸,先打兩個月胰島素調血糖,根本唔會搞成噉。」
就算血糖達標,糖尿病人種牙都要比普通人多留個心眼。張醫生列出三大要點:
1. 術前檢查要夠曬細
除咗常規拍片,一定要查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。呢個指標反映過去3個月平均血糖,控製在7%以下。如果超過8%,醫生會評估風險再決定做唔做。
1. 術後護理要夠曬「龜毛」
「糖尿病人傷口愈合慢,術後48小時要冰敷減腫,7日內唔好食熱辣辣嘢。」張醫生特別提醒,「刷牙要用軟毛刷,避開傷口;漱口要用醫生開嘅含氯己定藥水,唔好自己亂用鹽水。」
1. 定期復查要夠曬勤
種牙後1周、1個月、3個月都要返院檢查種植體穩定性。有位李叔種完唔當回事,半年先返院,結果發現種植體周圍骨吸收,要重新做手術。「定期復查可以早發現早處理,等骨吸收症状重就麻煩啦。」
58歲嘅林叔系深圳本地人,糖尿病10年,平時靠藥物控製血糖。去年缺咗兩顆大牙,去睇張醫生。「佢空腹血糖6.2mmol/L,糖化血紅蛋白6.5%,符合條件。」張醫生話,「種完之後我教佢用沖牙器清潔牙縫,仲叫佢每日食多啲魚肉、豆腐補蛋白。」
現在林叔種嘅牙用咗一年,食嘢、講嘢都唔受影響。「以前食啲硬嘢要小心翼翼,依家啃排骨都得!」佢笑住話,「關鍵就系聽醫生話,血糖控製好,其他都唔使驚。」
· 唔該戒口:術後兩周內唔好食糖分高嘢,煙同酒都要戒。
· 唔該運動:散步、打太極可以,但唔好做劇烈運動,唔好遊水潛水。
· 唔該監測:每日測血糖,如果波動大要即時睇醫生。
「其實糖尿病人種牙唔系唔得,系要『講條件』。」張醫生總結,「血糖控製好,護理做到足,一樣可以擁有健康好牙。」
陳伯聽完放下茶杯,笑住話:「阿強,聽日陪我去醫院檢查下血糖啦,種咗牙先可以放心食蝦餃啊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