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算做種植牙的朋友,常會在“Tplus和登騰”之間犯難——同樣是主流種植體品牌,到底哪個更適合自己?其實“好用”沒有肯定答案,關鍵看是否匹配你的口腔條件、需求和預算。今天就從設計特點、適應人羣、費用、壽命四個核心維度,把這兩個品牌掰開揉碎了説,幫你選到更貼合自己的種植體。
Tplus和登騰的設計思路差異,直接影響了它們的適用場景,先看具體細節:
Tplus種植體:走的是“精細化小創口”路線,比如它的種植體直徑多在3.5-4.5mm之間,比常規種植體略細,對牙槽骨的“空間要求”更低。而且表面做了“親水納米塗層”,這種塗層能讓種植體和牙槽骨的結合速度更快,術後腫脹、疼痛也更輕
登騰(Dentium):作為韓國老牌種植體,設計上更側重“穩定通用”。它的經典款(比如SuperLine系列)採用“雙螺紋結構”,擰入牙槽骨時能更緊密咬合,減少鬆動風險;表面是“噴砂酸蝕處理”,雖然結合速度比Tplus慢一點,但骨結合後的穩定性很紮實。而且種植體長度選擇多(8-16mm),不管是後牙區骨量中等的情況,還是單顆、多顆缺失,適配性都比較廣,屬於“不容易出錯”的通用款。
簡單説:如果怕疼、想做小創口,或者前牙缺失在意美觀,Tplus的設計更有優勢;如果追求“穩妥通用”,尤其是後牙負重區種植,登騰的穩定設計更讓人放心。
設計特點決定了兩者的“適配人羣”有明顯區分,不用盲目跟風選:
Tplus更適合這類人:①牙槽骨偏薄、骨量不足,但又不想做植骨手術的(比如長期缺牙導致骨吸收的朋友),細直徑設計能減少對骨量的要求;②前牙缺失,在意牙齦形態和笑線美觀的(比如教師、銷售等常需要露齒微笑的職業);③怕疼、希望術後修復快的,比如上班族想縮短請假時間,小創口設計+親水塗層能幫上忙。
登騰更適合這類人:①牙槽骨條件中等(厚度、高度足夠),單顆、多顆甚至半口缺失都能選,通用性強;②後牙缺失需要“扛咬合力”的(比如愛吃硬一點的食物,像堅果、肉類),雙螺紋的穩定結構能更好地承受咀嚼壓力;③預算有限但想選“口碑老品牌”的,登騰在市場上用了十幾年,實例多,醫生操作也更熟練,減少了“新品牌操作磨合”的風險。
舉個例子:如果是20多歲的姑娘前牙意外缺失,怕植骨、在意美觀,Tplus可能更合適;如果是50多歲大叔後牙缺失,骨量正常、需要耐用,登騰會更貼合需求。
費用是很多人關心的重點,兩者的價差主要來自設計和定位:
登騰:單顆種植費用(含種植體、基台、牙冠)一般在8000-12000元之間,不同城市、醫院會有差異(比如一線城市可能到11000元,二三線城市8000元左右就能做)。因為品牌成熟、供應鏈穩定,價格透明度高,很少有隱形消費,屬於“性價比梯隊”的熱門選擇。
Tplus:單顆費用比登騰高10%-20%,大概在10000-15000元。貴的部分主要來自“小創口技術”和“親水塗層”的成本,而且它的定位偏中高端,如果搭配的是全瓷牙冠(比如二氧化鋯),整體費用會再高一點。不過有些醫院會推出“小創口種植套餐”,包含術前檢查和術後護理,算下來能省部分開支。
總結:預算有限、追求實用,選登騰;願意為小創口、美觀多花一點錢,Tplus更值。
很多人擔心“花了錢用不久”,其實Tplus和登騰的壽命,更多取決於術後維護,而非品牌本身:
基礎壽命:兩者都是通過各國藥監局審批的合規產品,正常情況下,只要牙槽骨條件好、醫生操作規範,術後認真清潔(用衝牙器、牙線)、定期複查(每半年洗一次牙,檢查種植體情況),壽命都能達到10-15年。
影響壽命的關鍵差異:如果是牙槽骨偏薄、選了Tplus的朋友,要更注意“避免咬出眾食物”(比如啃骨頭、開瓶蓋),因為細直徑種植體的抗折性比登騰略弱一點;而選登騰的朋友,術後前3個月要耐心等骨結合(彆着急用種植側嚼東西),它的骨結合速度比Tplus慢1-2周,着急用容易影響穩定性。
看完Tplus和登騰的對比,不難發現:Tplus適合追求小創口、美觀,且牙槽骨偏薄的朋友,預算要稍高一點;登騰適合口腔條件常規、追求穩定性價比,尤其是後牙種植的朋友。
其實沒有肯定“更好用”的種植體,關鍵是讓醫生根據你的口腔CT結果(看骨量、骨密度)、缺失牙位置(前牙/後牙)、預算,給出具體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