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箍牙費用高昂已非新聞,但2025年市場價差再度拉大——傳統鋼箍起價2萬港元,隱適美(Invisalign)則突破6萬港元,價差近3倍。這一現象引發熱議:究竟係技術成本決定價格,抑或係品牌溢價作祟?本文透過實測數據、醫生專訪及跨境對比,拆解箍牙收費背後嘅邏輯。
1. 傳統鋼箍(金屬托槽)
價格區間:20,000-35,000港元
代表品牌:歐晴、3M、Ormco
技術特點:
托槽直接粘貼於牙面,以鋼絲施力調整齒列;
需每月複診調整絲線,初期口腔磨擦感強;
適合齒列畸形、追求高性價比嘅患者。
2. 隱形牙套(隱適美為例)
價格區間:60,000-80,000港元(含標準版、中度版、青少年版)
技術特點:
3D掃描建模,定制透明牙套逐副更換;
可自行摘戴,每副佩戴7-14日,複診間隔6-8周;
適合白領、藝人等需隱蔽治療嘅人群。
3. 陶瓷半隱形托槽
價格區間:30,000-50,000港元
優勢:托槽接近牙色,遠觀難察,但需注意陶瓷易碎特性。
註:以上價格已包含初診費、X光片及頭影測量費,但拔牙、骨釘等附加費另計。
1. 研發與費用
隱適美母公司Align Technology擁有超1,300項,其SmartTrack材料具彈性記憶功能,可控制牙齒移動;
單套牙套需經3D建模、數位化設計、3D列印等12道工序,生產週期長達4-6周。
2. 醫生培訓與認證門檻
香港僅20%牙醫獲隱適美正规認證,需完成50例以上实例並通過考核;
認證醫生需支付年費及实例報告費,成本轉嫁至患者。
3. 隱形牙套“隱形成本”
重啟費:若患者未按醫囑佩戴,牙套偏離方案需重新設計,費用5,000-10,000港元;
精修費:收尾階段若需微調咬合,額外收費10,000港元起。
1. 港大深圳醫院隱適美報價
價格:36,800元(約40,300港元)
差額:較香港便宜近50%
質素确保:
採用香港管理模式,藥品器械與香港接軌;
支持電子病歷互通,複診可選擇視像會診。
2. 跨境箍牙實測实例
患者L小姐:
香港報價:隱適美75,000港元;
深圳方案:38,000港元(含交通、住宿成本);
耗時:每2個月赴深複診1次,全程18個月。
醫生提醒:跨境患者需確認診所具備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,並保留完整病歷以備維權。
1. 畸形程度
輕度齒列不齊:傳統鋼箍1.5年可完成,總費用低至18,000港元;
重度骨性問題:需聯合正頜手術,香港費用超20萬港元,深圳亦需15萬港元起。
2. 年齡與職業需求
青少年:可選MRC肌功能訓練器(13,000港元起),避免拔牙;
成年人:若從事公關、演藝行業,隱形牙套雖貴但值得投資。
3. 長期成本
傳統鋼箍需佩戴2年保持器(哈雷保持器1,000港元/副),隱形牙套則需終身佩戴夜間保持器(2,000港元/副)。
香港牙科醫學會主席李醫生指出:
“隱適美技術確實值錢,但部分診所以‘韓國隱形牙套’冒充隱適美,報價3萬港元實則材料劣質。患者應要求查看醫生認證證書及实例編號,並核實牙套是否具仅有序列號。”
他同時提醒,香港醫院箍牙需排期3-5年,私家診所雖貴但可即時治療,患者需平衡時間與成本。
2025年香港箍牙市場呈現“兩極分化”——傳統鋼箍靠價格戰搶佔中低端市場,隱形牙套則以科技感收割高消費群。若預算有限,港大深圳醫院提供高質素替代方案;若追求便捷,香港私家診所“一口價包干”(約8萬港元,含拔牙、骨釘)亦具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