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阿強,你睇下我依家食蘋果都唔使切粒啦!"72歲的陳伯舉著咬得坑坑窪窪的蘋果,對著鏡頭笑出缺了門牙的豁口。這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阿伯,去年在深圳做了全口種植牙,剛拍完術後一年實測視頻,引發不少港人關註——畢竟在香港做全口種植要花15萬港幣,而他在深圳只用了6萬4。
"以前去茶餐廳,叉燒都只能選軟淋淋的,燒鵝皮?想都唔敢想。"陳伯撩起假牙套苦笑。他全口缺牙超過十年,活動假牙戴得牙齦發炎,說話還漏風。2024年初,他在深港口岸看到深圳口腔診所的廣告:"全口種植6萬4起",比香港便宜一大半,當下就心動了。
"我侄仔話深圳醫療技術都幾好,加上集采政策落地,種牙材料價跌得明显。"陳伯說的"集采",是內地2023年推行的種植牙集中采購政策,讓單顆種植牙均價從1.5萬降到6000元左右。像他選的全口半固定種植,用4顆種植體支撐整排假牙,在深圳格倫菲爾口腔西鄉院區報價6萬4,包含種植體、基臺和全瓷冠。
"香港診所租金貴到離譜,我表弟在銅鑼灣開牙科,月租就要20萬!"陳伯的牙醫朋友透露,香港種植牙費用裏,近四成是房租和人工成本。以全口種植為例,香港診所報價普遍在12萬到20萬港幣之間,而深圳同檔次診所報價多在6萬到10萬。
在深圳一欣口腔,韓國種植牙套餐含種植體、基臺和牙冠僅需2968元,美國品牌也不過4668元。"我們和廠家直接合作,省去中間商差價。"診所負責人解釋,加上深圳政府對口腔醫療的補貼,整體價格比香港更有優勢。陳伯選的瑞典諾貝爾種植體,在香港要2.6萬港幣一顆,深圳集采後只要1萬出頭。
"更緊要系夠自然!"陳伯對著鏡頭展示他的新牙:牙齦部分貼合緊密,咬合時沒有假牙的"哢嗒"聲。他特意帶了三種食物測試:紅富士蘋果、蜜汁叉燒和豉汁排骨。"聽日要返港飲茶,先練下口勁!"
視頻裏,陳伯先用門牙輕咬蘋果,果肉被整齊切下;換到後牙槽用力咀嚼,果核上只留下淺淺的牙印。"比我以前戴的活動假牙穩好多,唔使成日擔心會甩出來。"他邊說邊用筷子夾起一塊排骨,骨肉輕松分離,"現在去酒樓,點菜都敢選硬嘢啦!"
"從福田口岸坐地鐵到診所,20分鐘就到,比去中環還快。"陳伯每周往返深圳復診,發現不少港人和他一樣選擇"日間手術+當日往返"。深圳口腔診所普遍提供粵語服務,部分還接受港幣支付,甚至有診所推出"深港穿梭巴士"接送患者。
不過他也提醒:"要選有資質的診所,先查下醫生執業資格。"他特意查了主刀醫生的內地執業證書,還通過深圳衛健委官網確認診所備案信息。"術後護理都一樣,要定期清潔種植體周圍,唔好食太硬嘢。"
截至2025年7月,深圳已有超200家口腔機構接入港人醫療服務網絡,提供包括種植牙在內的跨境醫療直通車服務。對於像陳伯這樣的普通港人來說,6萬4的全口種植牙價格,不僅咬開了硬邦邦的蘋果,更咬碎了"北上就醫"的心理門檻——畢竟,能痛快吃燒鵝的生活,才夠滋味。